”鎮“街之寶   廣府名城圓月夜 “火龍”飛舞慶中秋

中秋將至,坐落於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夏北社區的洲表村又熱鬧了起來,在這個團圓的時節裡,村民們會把田裡的禾稈草全部收集起來,紮成一條條草龍。草龍插上香火,巡遊至家家戶戶,祈求國泰民安,俗稱舞火龍。數百年來,舞火龍早已成爲洲表村代代相傳的習俗,承載着一代又一代“夏北人”的鄉愁。

今年1月,佛山正式提出,要擦亮歷史文化名城品牌,激活粵劇文化、功夫文化、龍舟文化、龍獅文化等“十大傳統文化”。舞火龍正是“十大傳統文化”中龍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着舞火龍這一民俗知名度越來越高,未來或可成爲佛山不遜於醒獅的又一張閃亮名片。

起源:盤根錯節民俗受多個傳說影響

中秋舞火龍,是廣東多個地區都有流傳的習俗。在起源上,民間多流傳有兩個版本:一是在很早以前,風災襲擊後巨蟒出沒,四處作惡,村民殺死巨蟒後,蟒蛇屍體卻不翼而飛。數天後,村中瘟疫橫行。村民在中秋佳節通過舞動火龍以祈求驅除瘟疫。而另一種說法則出自廣州市白雲區均禾鎮。據記載,清朝咸豐年間,均禾片區面臨蝗災,村民在田地間通過“火攻”保住了秋收成果,從此以後,中秋節舞火龍就成爲當地祈禱幸福、驅邪避災的一種重要形式。

記者採訪發現,舞火龍這一習俗在佛山多個村落都有悠久歷史,但究其源頭,卻明顯受到不同傳說和歷史記載影響。在南海桂城街道夏北社區洲表村、獅山鎮萬石村,在村民口口相傳中,舞火龍都具有驅邪祈福的寓意。而在禪城區南莊鎮上元村,舞火龍的源頭則有別於上述兩個傳說(記錄)的明確記載。據《上元霍氏族譜》中霍東浦墓誌銘記載,元代上元村霍東浦於1351年捕賊有功得朝廷嘉獎,回鄉後組建訓練本地武裝力量巡防村落。上元四面環水,出行就醫困難,武裝起來的村民用竹、秸稈或芋頭葉梗扎制簡易手工草龍,在巡邏時融入舞龍娛神遊藝、強身健體、祈福驅疫。插滿香的草龍在舞動時宛如一條“火龍”,深受羣衆喜愛。於是,上元舞火龍逐漸發展成爲脫胎於祭祀民俗的傳統舞蹈,每於農曆八月十五、十六晚在上元村巡遊。據村中老人口口相傳,龍舞傳承已有600多年曆史,併爲廣爲人知的佛山秋色巡遊做出過貢獻。

“佛山是廣府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更曾經是天下四大名鎮和四大聚,經過數百年的文化交融,舞火龍這個習俗受到的影響來源有可能不只一處,既有中原文化的影響,也融入了一些百越地區的元素,至今已較難考證。”佛山當地學者表示,無論源頭爲何,舞火龍如今早已成爲佛山流傳甚廣的民俗活動,“不同的淵源傳說,反而給各地的舞火龍民俗增加了個性化元素”。

扎龍:因地制宜各村草龍“各顯神通”

不僅在民俗淵源上百花齊放,作爲舞火龍民俗的載體,佛山各村在“扎龍”這項技藝上也是各顯神通,各具特色。其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製作火龍的材料不同。

“據村民相傳,夏北社區的舞火龍習俗已超百年。按照時節,我們早在距離中秋還有半個月時,就開始製作草龍了”,夏北社區工作人員何梓欣告訴記者,夏北社區的草龍主要用禾稈草製作而成,分爲五大五小共十條龍,大龍超20米長,小龍超10米長。相比起龍身,製作龍頭是最複雜的環節,需要在村裡傳承技藝的專業師傅指導下才能完成。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現在會在龍頭上嵌入燈泡和熒光棒,龍眼處裝上手電筒,讓整條龍更現代。”

南莊上元村舞火龍的草龍曾經也是用禾稈草製作。不過,近年來,經改良,如今的草龍更多使用水浮蓮的莖葉製作而成。據上元舞火龍第五代“非遺”傳承人霍志永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結實柔韌的莖葉能夠在靈活塑造火龍“身姿”的同時,保障後續村民插上的香火能夠安穩豎立。“水浮蓮莖葉削掉多餘葉片,將根莖修整到幾乎齊平,再由兩人合力用捆綁帶將碗口粗的水浮蓮紮在一根粗繩上,龍身即可完成。”比起龍身,扎龍頭則是一項要拜師才能學習的技藝,在老師傅的手藝下,竹條構建起龍頭的基礎框架,看似單薄,卻牢固。“龍頭(的架子)要越老越好。我們如今留下來的龍頭架子,最早的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

獅山鎮萬石村的“青火龍”很特殊。之所以叫“青火龍”,是因爲它是用大蘿葉和榛子樹樹枝和樹葉製作的。農曆八月十五當天,萬石村村民會到村後的密林中,用大蘿藤製作龍筋,榛子樹樹枝和樹葉製作龍身。樹棍丫作爲龍叉。數十米長的青火龍,每隔1.5米就用龍叉固定住。此外,村民使用樹葉壓去水分成線狀做成龍鬚,樹棍叉的兩丫作爲龍角,手電筒做龍眼。龍身插上七星旗。龍尾漸細,長5-6米,2-3人拉龍尾才能保持龍的平衡力。經過大半天,一條栩栩如生的“青火龍”就完成了。

舞龍:火龍逐月超百米巨龍盤旋飛舞

中秋當夜,舞火龍儀式正式開始。佛山舞火龍,舞法也有講究。在南莊上元村,一條火龍長度能達到上百米,舞龍棍相隔約1.5米,每條龍棍由3人輪流擔擡,需68根龍棍、約200名粗壯漢子才能完成近3個小時的舞火龍表演。

霍志永表示,每年的晚上8點左右,村中德高望重者以及村民們先後插香。一聲“起龍”後,火龍巡遊表演開始作爲“儀式性的舞蹈”,舞火龍有形(姿勢)、技(配合)、勢(氣勢)等要素,以配合默契、動作粗獷爲主要特色,以碎步、跳步、馬步等爲基本步法。其基本套路爲“蛟龍漫步”——舞龍者原地、行進、起伏式舞龍,時快時慢,似騰雲駕霧;“游龍戲浪”——舞龍者握棍上下舞動或側翻龍身製造波浪;“神龍跨海”——龍身一路縱隊,穿街過巷,蜿蜒大轉彎仿似漂移,流暢敏捷;“龍肚戲水”——圍觀的人羣會擠到火龍肚子下來回穿梭,俗稱“穿龍棍”;“神龍轉尾”——舞龍者讓龍尾快速轉動,煞是好看。數百米的巡遊隊伍環繞上元村,歷時近3個小時,火龍中途停下三次換香。結束後,回到新社坊,將火龍放進祠堂,分食“龍粥”,祈求吉祥安康。

相比起上元舞火龍,獅山鎮萬石村舞青火龍雖然以巡遊爲主,卻在儀式上有着獨到之處。南海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萬石舞青火龍”代表性傳承人萬汝威告訴記者,萬石村的舞青火龍包括點睛、採水、巡遊祈福等內容。中秋夜,村民會給青火龍插上香火,並集中到萬氏大宗祠門口進行祭拜。之後,村民將青火龍的龍鬚、龍嘴放入水中,稱爲“採水”。“在傳說裡,龍與水關係密切,點睛、採過水的龍,彷彿就有了靈性。”隨後,村民們擡着50餘米長的青火龍在村中巡遊,村民們沿途給青草龍插上香火。整個活動結束後,村民會舉行龍歸海儀式,象徵龍歸大海,來年再次相邀。

“夏北社區舞火龍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我們增加了匯龍環節,五大五小10條龍安排在村中相會,這裡也是最熱鬧處。”何梓欣表示,由於夏北社區地處佛山城市中心和桂城商圈所在地,年輕人佔比高,今年舞火龍表演還加入了樂隊表演、醒獅傳統文化快閃等現代元素,展現桂城的區域特點。

發展:創造轉化民俗助力基層治理

何梓欣告訴記者,今年的中秋,夏北社區向洲表經濟社的村民發出號召,希望在外村民都能儘量回村參加中秋舞火龍儀式。“夏北社區地處城市中心,近兩年更開展了整村改造,今年是我們最後一次還能在原有的村巷街道開展舞火龍儀式了,我們希望每一位村民都能見證這一刻。”她表示,雖然經過整村改造,村民都將陸續上樓,但村裡已將一些舊物業改造成村史館,對村裡老建築進行保育和利用,“今後,我們將繼續通過老建築和端午龍舟、中秋舞火龍等民俗活動,讓年輕人不時回來看看,增加年輕人的歸屬感,留住大家的鄉愁。”

夏北社區的努力,是佛山基層通過民俗活動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的縮影。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特別是“百千萬工程”的實施過程中,不少村居通過民俗活動重新實現與村民的“強聯繫”,調動一切力量參與鄉村建設。以上元舞火龍民俗爲例,2022年,上元舞火龍獲批納入第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如今,上元舞火龍已成爲凝聚宗族鄉情的紐帶,吸引遊客走進上元,更推動村容村貌提升,集聚人氣,增加文旅消費,促進羣衆增收,也提高了村民的文化修養。此外,南莊鎮紫南、溶洲、羅格、梧村、村尾等村同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舞火龍活動。

“萬石村地處‘廣東第一鎮’獅山鎮,外來人員衆多,我們在活動伊始便考慮到如何讓外來工更好融入中秋氛圍。”獅山鎮文體旅遊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陳莉莉告訴記者,在今年的舞火龍儀式中,主辦方額外加入了一條“祈福龍”——遊客可以在現場獲取祈福牌,掛到“青龍祈福”裝置上,“這樣能增加遊客的體驗感,也能較好體現舞火龍的祈福內涵。”陳莉莉表示,今年萬石村藉助召開舞火龍籌備會的契機,召集村中的老中青代表,讓他們瞭解近年來的鄉村建設成果,參與農村事務討論,就鄉村文化品牌建設達成共識。經溝通,村民對農村工作的積極性普遍增強。

“廣東是中華文明的活化石,很多方言民俗隱藏在民間;民俗是人們對根脈和鄉愁的找尋,是治療當代人‘無歸屬感’這種社會病的有效良方”,廣州嶺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江冰表示,民俗和祠堂是社區特別是農村社區的生命力所在。在高度城市化的珠三角地區,正是對民俗活動的堅持和對祠堂文化的保留,保留了鄉里鄉親的血脈聯繫,這就是基層治理的核心所在。“廣東的祠堂文化在全國最爲發達,我們完全可以藉助祠堂和民俗活動,因勢利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在基層社會治理中不斷探索,真正找到一條有特色的基層治理道路”。

文 記者 張聞

圖 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