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高分島國劇不該這麼冷門啊

最近,日本電視臺推出了一部70週年紀念作品,請到芳根京子、江口德子、木村佳乃和仲間由紀惠主演,卡司十分豪華。

故事的舞臺爲電視臺新聞部,聚焦幾位女記者,不論題材還是劇集的紀念性質,都讓人想到去年火爆一時的TVB臺慶劇《新聞女王》。

不過,這個日版故事走的是寫實風——《電視報道記者~連接新聞的女人們~》。

劇集根據對80名電視臺記者的採訪內容改編,以奧姆真理教事件、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柴又女大學生縱火殺人案、東日本大地震、新冠疫情等具有時代意義的新聞事件,串聯起40年間幾代女記者的奮鬥、困惑與改變。

劇中的四名女主,分別對應着四條時間線。

第一名女主曾根昭子,在1981年進入日本電視臺,是日本第一位女性電視新聞記者。她現場直播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被捕的畫面。

當時的日本,女性就職率不高,經常在鏡頭前拋頭露面的昭子因此小有名氣。因爲能力出衆,她備受同行認可,甚至有人認爲她會成爲警視廳新聞club的第一位女性負責人。

第二名女主平尾成美,在1995年加入電視臺,也就是地鐵沙林毒氣事件發生的那一年。她之所以立志成爲記者,是受到了昭子的鼓舞,原本帶着一腔熱血追隨前輩的腳步,卻沒想到,在見到偶像的第一天,昭子就辭職了。

第三名女主真野二葉,在2003年加入電視臺。她被分配到東京警視廳新聞club,報道東京的案件和事故。

秋葉原殺人事件發生的那天,她正在參加朋友的婚禮,接到電話後不得不瞬間換裝趕往案發現場。因爲經歷了太多戲劇化時刻,採訪過太多受害者家屬,她開始思考新聞工作的意義,投身於社會活動。

第四名女主和泉令,在2019年加入電視臺,平尾和真野都是她的上司。

前輩們的敬業精神和業務能力讓她很佩服,但作爲新生代,她對內卷的職業環境十分牴觸,對許多成爲常識的規則也心存疑慮。

新冠疫情期間,她恪守崗位每天去參加新聞發佈會,思考着如何才能把最有價值的信息帶給大衆,然而作爲新手仍然屢屢犯錯,男友也因爲這份工作與她分手。

多重打擊之下,和泉陷入了困惑與猶豫。

總體來說,這部《電視報道記者~連接新聞的女人們~》算是標準的職業劇,在刻畫人物的同時展示了電視臺記者的工作日常,從如何取材、選材、內容製作、校對到完成報道,整個工作流程都有細膩寫實的呈現。

比如和泉入職後經手的惠比壽車站棄嬰案,警方鎖定嫌疑人爲22歲的女性荏原亞里沙。案發當天,她在車站廁所內遺棄初生嬰兒,隨後前往參加聲優選拔。

爲了完成報道,電視臺新聞部只能從社交媒體獲取亞里沙的照片,找到的每張照片都要通過其家人、朋友、同事或當地警署等不同人際關係網內的三次確認,才能作爲最終備選。

和泉跟着前輩挨家挨戶聯繫,確認每張照片的信息細節,忙活到天黑,才發現看似與時間賽跑的工作,背後隱藏着許多不爲人知的工作量。

除此之外,劇中也涉及到對新聞倫理的討論。

作爲從業者的女主們,常常會因爲特殊的工作屬性陷入思考:爲了完成更真實的報道,努力勸說受害者家屬開口,算不算吃“人血饅頭”?描寫駭人的慘案,如何在輸出觀點與情緒的同時,保持新聞人的客觀與理性?

包括那起車站棄嬰案,最終大家找到的嫌疑人圖片有兩張,一張是亞里沙初中時的證件照,一張是她玩cosplay時扮成性感兔女郎的近照。

真野認爲應該用兔女郎照片,它比學生照更接近嫌疑人目前的形象;

和泉卻覺得用這張照片有“印象操作”嫌疑,引導讀者對嫌疑人產生先入爲主的判斷。

最終因爲時效關係,選用了兔女郎照片。

然而新聞播出後,和泉觀察身邊人的反應,發現果然大家被第一印象影響,隨後各種營銷號也開始挖掘、編造亞里沙身上的花邊新聞。

男友問她,話說爲什麼新聞一定要配上當事人照片呢?

和泉說因爲圖片能增加現實感,有照片更容易引人對案件共情——然而說完她卻發現了矛盾,在亞里沙的案件中,一味遵循理論卻似乎起到了反作用。

這些困惑,劇中並沒有給出非黑即白的答案,究竟選哪張照片是對的,如何才能更客觀地帶來更具價值的信息,或許是新聞人在職業生涯中始終需要思考的問題。

而劇中選擇四個時代、四位主角的設置,具有明顯的傳承意味,以小見大地刻畫了時代的變化與發展。

生活在80年代的昭子,工作極爲努力才能拿到與男性同事同等的機會,她拼命證明性別並非自己職業能力的限制,因爲男友希望她婚後辭職,她便拒絕了求婚。

在當時,她選擇了非常有勇氣的、特立獨行的一條路。然而到最後,領導仍然提拔了實力不如她的男下屬,並且希望她去輔助對方。

昭子在一怒之下辭職。

她的結局令人惋惜,但從長遠來看卻激勵了無數後輩,平尾正是其中之一。

她目睹了昭子的遭遇,也曾像她一樣努力工作,與環境對抗。平尾最終完成了昭子當時的夢想,成爲警視廳新聞club的第一位女負責人,卻被人揹後造謠靠出賣色相上位。

她厭惡這些職場拉扯,一度對升職不感興趣。但看到真野等後輩的出現時,又改變了想法,認爲自己有責任爲後輩鋪路。

這番話她在酒後說給真野聽,激勵了真野。

不過與兩位沉迷工作、無心戀愛的前輩不同,真野想要兼顧家庭與生活。

她在結婚生子後遇到了新的困境,一度因爲育兒難題向現實妥協,認爲自己的職業生涯或許要到頭了。

而這時,和泉的出現讓她重新找回初心。

年輕的和泉善於學習,但也質疑自己認爲不合理的一切。

看到真野一人請長假育兒,而其丈夫(同爲電視臺同事)每天照常工作,她會直說這樣不公平;

看到真野帶頭在休息期間加班幹活,她會直說她不認可這種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劇中的四名演員很鮮明地演出了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女性身上所具備的微妙而不同的氣質,那不僅僅是個人的性格所致,也是時代精神在每個個體身上潛移默化的影響。

而時代的進步、職業精神的傳承,則是靠一個個個體的努力共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