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專欄》川賀辯論未提的兩個問題

美國大選的第二場辯論日昨落幕,衆人關注的焦點在於賀錦麗。(美聯社)

美國大選的第二場辯論日昨落幕,衆人關注的焦點在於賀錦麗。因爲她是新人,過去受限於副總統框架,鮮少政策闡述。這次她閉門充分準備,在辯論臺上攻擊川普的政策與人格弱點;而後者則頻頻中招,自曝其短。雖然有吃瓜族評論川普有提政策而賀氏則無,但美國CNN、ABC與Fox等主流媒體都認爲賀氏辯論勝過川普。

自從賀氏披掛主帥戰袍後,民主黨上上下下無不給她光環加身。全代會上熱情澎湃,各地募款成績也都非常亮眼,這些全都衝着賀錦麗而來。賀氏之所以能「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倒不是因爲她是誰,而是「她不是誰」。首先,她不是拜登,後者幾乎變成民主黨的「票房殺手」;其次,她不是川普。剎那間,川普變成票房上的唯一老人。他再伶牙俐齒,也瞠目結舌。焦慮之下常常口出惡言或誑語,辯論時也不例外。

筆者半年前開始,在執教課堂或演講場合,談到美國大選,常呼籲觀衆除了關注拜登川普二人外,不要忘記賀錦麗,因爲她可能是未來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沒想到賀氏可能登龍(或登鳳)的時間,比我預期的還快。

當然,辯論不能決定選舉結果(除了1960年的尼克森甘迺迪辯論)。目前川賀兩人民調各有勝負,都在誤差範圍內。但是輿論的普遍觀感,似乎偏向賀錦麗。美諺有云:"Perception is reality"(觀感就是現實),目前有利於她的觀感,能否轉換成最後勝選的現實,尚在未定之天。

辯論終究屬於皮毛表現,很少觸及深層問題。尤其這次大選牽動的兩項隱憂:一是美國民主內涵的劣化;一是美國選民是否支持我們臺灣人所關心的援外行動。

上個世紀美式民主(American Democracy)託美國首強之福,一路走來平順自持,幫了美國也有助於世局穩定。冷戰結束以後,嬰兒潮世代逐漸退隱,XYZ新世代崛起;加上金融危機帶來的貧富差距,與移民涌入帶來的種族糾紛,美國社會開始質變,連帶影響美國政治內涵。傳統上兩黨共存共榮的路徑開始分岔,人民依附於各自政黨尋求取暖,而以憎恨與恐懼投射對方。套句新名詞,「情感部落主義」(Emotional Tribalism)浮現,催生了川普這類政治人物的橫空出世。

2021年初新總統就職前國會山莊的暴動,是上述現象的總爆發,也敲起了美式民主的喪鐘,至少是序曲。更糟糕的是,當時的鼓動者川普,不但未受選民淘汰,今年反而捲土重來,還有可能勝選。法律上的罪犯變成政治上的彌賽亞,"Democracy"變成"Demon-crazy(惡魔狂)"。2016年美國大選時,歐巴馬伕人蜜雪兒沉重呼籲"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他們下流,咱們要爭上游),可是川普還是當選了。今年會上演續集嗎?

前不久,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宣佈一項民意調查結果,即美國民衆支持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人數下降。雖然大多數美國人仍然贊成美國發揮領導作用,但面對一個新興的多極世界,美國的外交政策,已因黨派、代溝與種族差異而嚴重分歧。以哈戰爭期間,美國常春藤名校師生集會反對拜登政府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即爲其例。

美國學者Candace Rondeaux日前撰文指出,越來越多選民質疑:美國對外援助是否應以犧牲國內需求爲代價?例如美國國會日前對於烏克蘭、以色列及臺灣的950億美元援助計劃,即曾引起內部爭議。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最近的研究指出:雖然白人與亞裔美人比較支持美國積極參與全球事務,但黑人與西裔美人則抱懷疑態度。加上美國國力日薄、中國崛起,美國新領袖還要往「修昔底德陷阱」裡跳嗎?

美國識者已指出,今年何人當選不是主要問題,而是何人能夠有效處理上述兩項美國內外隱憂。臺灣人面對改變中的美國,也應該調整我們的心態。所謂「親美」、「疑美」或「反美」,都已過時或膚淺,我們可否學着「知美」呢?(作者爲前大使、清華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