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談臺積 半導體共組同盟 是成功關鍵

臺積電14日於新竹縣體育場舉行2023年運動會,爲自2020年起因疫情連續停辦三年後首度恢復舉行,臺積公司創辦人張忠謀(前左二)偕同妻子張淑芬出席並大繞場,員工則是於跑道兩側夾道熱烈歡迎。圖/王德爲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4日指出,臺積電與英特爾仍爲競合關係,要挾規模經濟及平臺優勢,持續維持領先地位。張忠謀強調,臺積電成功的秘訣在於研發的投入,以及與供應商、客戶維持密切的關係,共組大同盟(Grand Alliance)大打團體戰。

值得注意的是,張忠謀對20~30年後臺灣半導體是否持續領先,提出了他的觀察。他說,人才是臺積電的另一優勢所在,只是整體經濟的發展,半導體制造環境將漸趨嚴苛,臺灣有可能會變得跟現今的美國一樣,因爲再也沒有臺灣設備工程師,願意半夜12點on-call,屆時將會是誰來取代臺灣地位,或許是印度、越南、印尼,仍尚未可知。

張忠謀並分析臺積電的成功因素說,主要來自於經驗曲線的積累,無論是在建廠、製程的優勢,都是一步一腳印的經驗傳承。這是他50年前在德州儀器時,從貝恩資本身上所學到的重要一課,也是目前臺積電領先的秘訣。他並且以晶圓片產出增加、便能降本增效爲例,呼應規模的重要性。

張忠謀進一步指出,臺積電R&D一年約投入50億美元,雖然不及競爭同業,但臺積電專注在晶片的製作,還有大同盟的概念,不僅是供應商,也包括所有客戶以合夥的態度,共同精進半導體制程。

張忠謀相當強調平臺的重要性,並以夫人張淑芬慈善基金會協助人才就業的平臺爲例說,幫助偏遠地區媒合偏鄉小孩,以及缺工企業,目前已和50幾家企業合作,協助700個孩童找到工作,若沒有平臺奧援,這將變的很不容易。

提到全球佈局時,張忠謀說,1996年的Wafertech,曾經是他的夢想,然而後來變成噩夢,如今那個美麗的夢想,由現在的臺積電實現。他認爲臺積電已今非昔比,人才、技術都比當時強很多,並且better prepare,暗指美國廠將能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