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靈:轉型投資這一年,我在想的三件事

獵雲網注:從央視辭職,化身基金合夥人,轉型後的張泉靈有哪些投資感悟?本文中她描述了自己1年來想的三件事情:怎麼把知識變成錢,把流量變成錢,把數據變成錢。本文轉自盛盛GO(微信:fstalk)。

我不知道該怎麼描述我這一年的生活。

我焦慮,情緒起伏的劇烈程度,讓我覺得自己提前進入了更年期。但是,我告別了吃了很多年的安眠藥,不失眠了。

我從未這麼努力學習過,包括高考之前。當我重新去看線性代數的時候,真心覺得對不起這一輩子的數學老師。可是,活了四十幾歲,我之前所有的學習都是爲了證明我聰明:我清楚地知道,當別人翻開大多話題,我都可以接上下茬,臉上浮現出得意表情。膚淺,卻從未得到掩飾。

自得了這麼多年,現在學習和思考的結果,都只證明了我上個星期的想法是多麼愚蠢。而且,毫無疑問,此時依然是愚蠢的。

我努力去理解商業和技術進步的本質,那些光鮮時髦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我企圖不落下任何大流量現象,我對自己說現象即規律:無論是層層彈幕的B站老司機,還是快手上的電鑽吃玉米,我不在乎自己喜不喜歡。

我結交了一羣人工智能、醫學、金融的博士,在他們討論高維離散的lr+dnn,怎麼應對過擬合,一個新的算法模型,對長期收益的夏普比率有什麼樣的提升的時候,我頻頻點頭。但是,迄今爲止,我投資回報最好的一個項目,卻是我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投出的。

真的,就是在去年我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唯一前面有一條路,傅盛說,互聯網下半場了,不要簡單投個app,看看這個創業項目到底提供什麼價值,你自己會不會用,它有沒有把一件事情的效率提高了。

一年,回過頭去看,我思考的無數問題,無非三個:

1、怎麼把流量變成錢;

2、怎麼把知識變成錢;

3、怎麼把數據變成錢。

投資人沒法裝,我必須不斷思考,並且搞清楚相應的變現邏輯。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此時的理解。下週,它可能就是愚蠢的。歡迎拍磚,以縮短愚蠢反應週期。

怎麼把流量變成錢,是互聯網的傳統話題,甚至是所有傳統媒體的傳統維生方式。

流量價值=人數*頻次*時長*有效性

人數和頻次在有人口紅利的時代是爭奪的焦點,所以,有了那麼多的免費應用,好像互聯網公司都是活雷鋒。所以,有了手機首頁上不停的推送。它們長情地告白,點我吧,點我吧。而現在,所有爭到了用戶的應用,都在企圖延長你的使用時長。

一個天氣軟件爲什麼要給你推送新聞?一張報紙是怎麼從4版增加到64版的?非常簡單,要你停留的時間足夠長,纔能有機會讓你看見廣告,只有足夠多的廣告,你的免費使用才能變成錢。

有效、有目的、有意識的使用,才能進一步提高流量的價值。有些應用,總會誘導你不小心點開,他雖然能獲得點擊,但是價值不大。有些應用,提供精準的服務和內容,看母嬰內容的都有娃,這就是精準人羣。爲什麼搜索天然值錢,因爲你主動告訴他,你此刻要什麼。所以,你搜個醫院,百度就掙了100,有時還不止這個數。

很多很多年以前,深圳有個夜總會叫撲通100,就是在那兒,消費高,撲通一下,100就沒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was記者)。搜索就是撲通撲通撲通…在手機上,大家使用搜索的頻率並不高,應用就提供智能推薦,比如已經100億美元估值的今日頭條就是這麼做的:我猜你愛看什麼,替你搜好,推薦給你。你說,你不喜歡?沒關係,我總會越來越瞭解你。

從投資人的角度,事情到這兒纔剛剛開始。怎麼變成錢?這纔是重點。

流量變廣告是最簡單的方法。最牛微信公衆號的單篇廣告已經叫到65萬。我的個天啊!但是,從投資的角度,我不敢投任何以廣告爲主要營收的自媒體。因爲,篇幅有限,廣告個數就有限,單價不可能無限上升,收入總額就在那裡,能持續多久不好說。

作爲投資人,我太怕,你熬不到上市,我的錢,就打了水漂。這對個人或者小團隊來說,是個不錯的生意,利潤完爆大多數主板上市公司。但我膽子小,我不敢投。

流量變交易,看起來效率就高多了。重點來了,交易什麼?怎麼選品?怎麼質量控制?怎麼控制供應鏈?怎麼讓你的商品在互聯網上不可比價——否則我爲什麼不去某寶買呢?我獲得流量的成本和交易利潤相配嗎?要知道,這後端的能力纔是核心競爭力。

順手提個問題,羅輯思維爲什麼賣書呢?是因爲像知識分子,格調相配?據我所知,羅胖在商業上就是個商人,而且要用更像商人的方式擺脫過去不是商人的背景。爲什麼他的書從來不打折,賣得還很多呢?是他粉絲的精神鴉片?我覺得所有內容轉電商的都應該想想這問題。

反過來,內容轉電商賣手工藝品的,你需要做一個數學題。你的流量成本,和你提供商品的數量*毛利率是個什麼關係。我投資的內容轉母嬰電商的“年糕媽媽”最多一天可以出售幾萬件商品。於是,我投資的另一個姑娘覺得,她也可以嘗試電商。她賣一個小衆設計師的六條小黑裙…她愉快地告訴我,每條800多的價格,被她砍到了500多,給她的粉絲提供福利…嗯,如果是社區維護,不錯。如果是生意模式,作爲投資人的我,哭死在角落…還好,她只是想想。

怎麼把知識變成錢,是今年以來的一個新趨勢,無論是羅輯思維的得到,還是喜馬拉雅的收費內容,或者如火如荼的線上教育,軟件要賣錢的時代,免費降維攻擊所向披靡。免費成習慣的時候,有價值的選擇,其實是值錢的,因爲用戶的時間是值錢的。當小額在線支付,成爲基礎設施和用戶習慣的時候,知識變成錢,就成爲了可能。

去年,我說服從事兒童情商教育的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專心做線上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線下,你最多教幾百個孩子,線上,你可以改變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家庭的幸福指數。一年,她做到了。我投資的編程貓,教孩子學編程。一開始是免費的。後來,家長不斷要求收費,怕公司倒了,他們的孩子以後沒地方繼續學。

這是我本人非常看好的領域,也是紫牛的在內容領域的投資重點。這樣的公司未必起得很快,但是這樣的內容本身就有價值,就有壁壘。我願意等,等他們和用戶的需求一起成長。

把數據變成錢,是這個人工智能時代的新命題。

阿爾法狗打敗了圍棋冠軍,人工智能公司就如雨後春筍般遍地生長。我就奇了怪了,明明是個人才壁壘很高的行業,怎麼也能速成呢?在學習了一堆人工智能的新概念之後,我以文科生的方法總結如下。

只有算法的公司不值錢,能觸及數據的才值錢,能自動產生數據的公司更值錢。自動產生數據包括:

1 可以利用技術和算法完成數據獲取積累。比如阿爾法狗的圍棋學習。這樣的半監督學習,可以大大減少原來的數據積累時間;比如第四範式的遷移學習,本質上,如果真的突破的話,解決了只有大數據才能學習的限制;比如那些用爬蟲獲取數據,並且可以把非結構化的數據結構化的,並有效清洗和挖掘的公司;比如那些通過硬件本身獲取數據的公司。

2 產品本身就產生大量用戶行爲數據的公司。他們看喜歡看的東西、他們購物、他們社交這些都是數據。而數據本身,也會改善他們的行爲體驗,所以正向循環就產生了。

3 有些公司可以通過一些服務接觸到別人的數據,並挖掘出價值。比如那些本來就做企業服務的公司。

4 還有一類公司非常非常值錢,就是可以把長期數據和短期數據打通的公司。居民信息、金融信息、都是長期有效數據,如果和短期行爲數據打通,價值極高。這就是互聯網金融數據。還有開始利用人工智能的傳統金融公司,尤其是保險公司開始使用的時候,和健康長期數據以及短期行爲數據打通,是最最值錢的。他幾乎可以挖掘一個人最大的經濟價值。活得更長更健康更有意思,我們的錢不是都將花在這兒嗎?

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想。也許還是錯的。錯習慣了,我也沒什麼不好意思了。

紫牛不久前在烏鎮榮獲新京報頒發的2016年新銳投資機構,也算業界給紫牛一個小小的肯定。紫牛基金是一支剛剛走上創業道路的天使基金,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紫牛投出了26個項目,平均每2周便會有一個新的項目加入紫牛的大家庭。但,速度快,並不值得誇耀,紫牛更重視項目的成長性。

一年來的賬面回報也在運氣的支撐下超出預期。我不敢說具體的數,是運氣有點好,我怕以後保持不住。一個從刷臉開始的工作,終究要靠刷業績走下去,而一個基金的價值,不在起跑線,不在中場,在最後給合夥人帶來多少回報。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找到了給世界帶來價值的公司,並和他們一起成長。

2016年度CEO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參選評獎及參會報名火爆開啓,詳情點擊這裡——獵雲網

本文爲轉載,轉載請注意真實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