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幅第一!西安樓市,怪了!
作者:餘飛
01
魔幻的西安樓市
去年本號曾對成都、西安的樓市做過形容。
成都樓市的關鍵詞是,因爲在這過去兩年的萎靡市場中,成都卻像一個幹勁十足的小夥子,充滿了爆發力,二手房成交量在當年創下了歷史新高。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更是持續上漲。
西安樓市則是魔幻,它不同於成都的新房與二手房都堅挺,而是新房市場很嗨,二手房市場很慘淡,形成了鮮明對比。
時至今日,“異類”成都,也低下了高昂的頭顱,新房與二手房開啓了齊跌模式。而西安,還是那個魔幻。
西安的新房價格仍在堅持上漲,而二手房則不斷下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西安新房環比上漲0.4%,這是西安環比連續13個月上漲。
此外,新房同比漲幅4.8%,連續三個月漲幅位居全國第一。
二手房方面,3月份,西安新房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4.2%。
關鍵問題來了,西安的新房與二手房價格爲何背離?
其實,二手房持續下跌,並不複雜,也很好解釋。
二手房是更能真實反映樓市現狀的指標,這一指標上全國同此涼熱。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同比全線下跌,也即所有城市的二手房價格都在調整。
其中徐州同比跌領跌全國,3月同比下跌了11.3%,也即一年時間房價跌去了一成。
其次是廈門、南京,同比跌幅也接近一成。武漢、廣州、溫州、鄭州四城跌幅也在8%以上。
西安同比4.2%的跌幅,相比於跌幅猛的城市,算是中規中矩。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02
西安新房價格與二手房價格漲跌爲何背離
很多城市的新房也都在跌,以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數據來看,70個大中城市3月份,有57個在跌。
包括深圳、廣州、武漢、南京、成都、長沙、鄭州、青島、寧波、廈門等一衆熱點城市。
全國整體方面,3月份,全國新建住宅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是9296億元和9383萬平方米,平均成交價格是9907元/平方米。
這一價格與2023年4月頂峰的12469元/平方米相比,每平方米下降2562元,下降21%。
爲何西安的新房價格能夠逆勢上漲,而且在如今這樣的宏觀環境下,一漲就是13個月?
有人解釋說,是西安的綜合實力強,人口競爭力強。
西安,作爲科教重鎮,高教實力、人口競爭力的確很強。
西安這座城市,作爲西北第一城,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口競爭力,在西北沒有哪座城市敢與之爭鋒。
七普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間,西安常住人口增加了448.5萬人,增量位居全國第四。
2021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了20.3萬人,位居第四。2022年增加了12.29萬人,依舊位居第四。
2023年,在全國人口下降速度加快的背景下,西安的增量也大不如從前,但依舊有8.23萬的增量,增量暫時位居全國第7。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入,帶來源源不斷的需求,對西安樓市構成較大利好。
而且,西安還虹吸着周邊地區的購房需求,這些都構成了西安房價的底氣,道理上似乎說得通。
但邏輯上說不過去。
一方面,如果人口流入能夠支撐房價不斷上漲,那麼人口增量第一城的合肥,新房價格爲何遍地降價打折?
另一方面,如果人口流入能夠支撐房價,爲何獨獨支撐起新房價格,二手房怎麼就撐不住?
所以,從人口角度,根本解釋不通。真真的原因,最近中國房地產報發表的一篇針對西安樓市的文章中,有披露:
一是前幾年高價地大批量入市,擡高了房價。據克而瑞西安機構執行總經理李曉兵介紹,從土地供應來看,這幾年西安地價一直處於上漲態勢,樓面價過萬元的地塊有80多宗,僅高新區就有52宗,地價一直上漲下,一級市場傳導至二級市場的動能較爲顯著。
二是在這些高價地塊上,房企又“疊加”了高溢價產品。一位房企人士介紹,當下,西安熱點板塊起步面積都在140平方米以上,在產品上也做了不少創新,例如第四代住宅產品等,好產品必然要匹配更高的價格。
克而瑞陝西數據顯示,2024年1~3月,西安商品住宅成交主力爲140平方米~160平方米的改善型產品,佔比爲24%;其次爲120平方米~140平方米的項目,佔比爲21%,兩者共計45%。
03
西安新房價格還能撐多久
西安的新房價格,早晚會步其二手房價格調整的後塵,只是時間問題。
如今所有的中心城市二手房價格都在調整當中,大多數中心城市的新房都在降價打折。
典型如一線城市廣州。
3月份廣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約50萬平方米,環比大幅增長,同比則下降約5成。爲了搶奪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市場約有50個樓盤讓價搶客,下調幅度在2000元~5000元/平方米。
我不斷強調過,在上一輪牛市期間,中心城市不計後果地上漲,最終導致:
一方面,本號在文章中多次強調過,對於房價遠超城市平均購買力,掏空了6個錢包,導致需求斷檔,找不到接盤俠。
另一方面,超前透支城市經濟、產業實力,也即當下各城市本身的產業、經濟支撐不起它們當下的房價。
以西安來說,西安的標籤,是硬科技,科研實力很強,因爲擁有很多軍工企業和科研機構。
但尷尬的是,擁有一手好牌的西安,工業產業實力上並不強。
從西安公佈的數據來看,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828.59億元,2021年和2022年沒有公佈直接數據,只公佈了增速。
2021年增長了5.7%,2022年增長了13.9%,以此估算,2022年的工業增加值應該爲2201億元。
這一數值,距離全國工業第20強城市青島,都還有很遠距離。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此外,西安統計局披露,在千億產業數值上,2021年西安只有3個千億產業,一個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一個是汽車製造業,一個是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西安統計局
相比於其他重點城市,這點家底,相當薄弱。
最牛地級市蘇州擁有11個,11個千億產業產值合計34547億元。深圳6個,上海12個,東莞7個,重慶、佛山、無錫9個,寧波、天津8個,武漢、南京、泉州、廣州5個。
而且,在計算機產業上,西安雖然過千億,卻只有深圳、蘇州和東莞的零頭。
在這一產業上,深圳是霸主,2021年產值高達24361億元,是排在第二名蘇州的兩倍。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汽車製造業,西安的實力也排名比較靠後。上海是扛把子。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工業實力的不夠強悍,讓西安成爲很晚跨入萬億GDP行列的中心城市。
2006年上海GDP突破萬億,2007年北京晉級,2010年廣州、深圳突破萬億,2011年蘇州、重慶,2014年天津、成都、武漢,2015年杭州,2016年南京,2017年無錫、長沙、青島、寧波,2018年鄭州,2019年佛山。
直到2020年,西安才和泉州、福州、濟南、南通、合肥一起晉級。
擁有衆多軍工企業和科研院所的西安,爲何工業實力沒有得到賦能?
知乎上有個博主是這樣說的,陝西坐擁衆多軍工、科技、航天、高校,但由於其國家指令性強城,產業化程度低,並未對陝西經濟提供太大助力。
除了省市矛盾,陝西省同高校、科研軍工院所之間也有很多扯不清的矛盾。陝西高校衆多,多數都爲中央部屬高校。即使非部屬的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也都有着曾經部屬的歷史,高校與科研院所吃中央財政,關起門來辦學、研究,與地方關係不大。
產業不夠強悍,疊加二手房不斷降價縮小了與新房的價差,二手房又在瘋狂虹吸新房客源,再疊加全國宏觀大環境,西安的新房轉向,不用等太久。
面對新興產業的薄弱,這些年西安的確在發力新興產業。
西安2023年出臺了《2023年八個方面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推進方案》,提出2023年全市工業總產值要“力爭突破萬億元大關”,電子信息、汽車、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產業規模超過850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10%以上。
目前,西安的新能源產業非常強悍,2022年還超越了上海,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
不過,還沒坐多久的西安,就被上海反超了,之後深圳超越上海,西安退居至第三位。
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西安的戰略地位重要性,這些年再度被重視,各種利好加持,國家中心城市、國家級新區以及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從長遠來看,西安的發展潛力可以位居全國前15,但那是以後的事情,調整纔是當下與中短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