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老哏再現 法制局到大學宣導
中部多所大學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臺中市警察局第六分局28日舉行記者會說明,清查後發現有68名被害人,目前已分別將27歲林姓主嫌及林姓通訊行老闆拘提到案,並查扣手機、電腦、現金、存摺等相關證物。(翻攝照片/中央社)
臺中多所大學學生遭「無卡分期」詐騙,3C店家老闆林姓男子(中)27日堅稱被冒名,28日卻被警拘提帶回偵辦,且店內被搜出200多份合約書,部分是正常買賣,至於被害金額則待釐清中。(張亦惠攝)
臺中逢甲、東海等多所中部大學陸續傳出學生爲了5000元佣金,簽下「無卡分期」契約,學生接到融資公司的催繳通知才驚覺受騙。臺中市法制局長李善植28日指出,早在2019年就有80位大學生被此類手法詐騙,爲加強學生法治觀念,本週三11月1日將到逢甲大學進行宣導、提供諮詢,減少被騙機會。
臺中近來爆出近百名大學生受「無卡分期」詐騙,自稱手機行業務的林姓男子,遊說大學生簽下買手機等產品「無卡分期」合約,並強調是幫他「衝業績」,後續不用繳貸款,還能拿到5000元佣金,甚至願籤本票給學生做擔保,沒想到學生簽約後1、2個月卻收到融資公司的催繳電話,才發現受騙。
李善植表示,此類型詐騙並非新型詐騙手法,2019年時就曾傳出,當時朝陽科大就有80位學生受騙,損失金額高達600萬元,嫌犯看準《民法》成年年齡調降至18歲,大一新生的社會經驗不多,專找大學生下手。
由於1支手機5、6萬元,若辦無卡分期,繳完總額近10萬元,不少大學生沒拿到手機,僅拿到5000元佣金,就背上近10萬元債務,1個月要繳3、4000元。李善植說,現階段學生僅能繼續償還無卡分期貸款,因合約上的名義人是學生,加上學生親自簽名,所以需繼續償還融資公司貸款。
至於後續有什麼辦法能降低損失?李善植指出,若有學生收到該林姓業務的本票,可到法院聲請本票裁定,或向其提出民事訴訟。爲讓學生更清楚相關法令,目前已與逢甲大學聯繫,11月1日親自到校宣導,並提供同學諮詢,盼能提高同學戒心、降低被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