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提升災害防範能力 築牢安全防線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2日訊爲有效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棗莊市通過加強防災科普宣傳、加強災害監控預警、強化隱患排查、深化臨災“叫應”機制、建強應急救援隊伍等,織牢災害防護網,不斷提升該市基層防範應對能力。
大力科普宣傳。加大常態化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力度,通過集中宣傳、開展演練等形式宣傳防災減災知識,並利用電視、廣播、門戶網站等媒介全方位、多層面向公衆普及防災減災知識,營造防災減災的濃厚氛圍,提升公衆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技能。在全國防災減災週期間,開發了“防災減災知識有獎競答”小程序,吸引羣衆通過有獎競答形式進一步科普防災減災知識,累計參加有獎競答人數8千餘人。通過微信發佈防災避災科普文章15篇,閱讀、觀看3000人次,較好地提升了公衆防災、避災知識水平和能力。
加強監控預警。加強與市氣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相關單位的會商研判,加強災害天氣監測預警,根據氣象部門預警信息,發佈災害風險預警提示50期,有效指導區(市)、市有關部門單位開展防範應對工作。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氣象局發佈市級地質災害氣象黃色預警7期,充分發揮第一道防線作用。及時與三大電信運營商、新聞媒體建立預警發佈聯動機制,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微信、微博和各類預警平臺等現代手段和傳統工具提前發佈預警信息,引導公衆遠離危險區域主動轉移避險。充分利用“雪亮工程”實現對災害隱患點的監控,實現隱患監控全覆蓋,打通信息傳輸“最後一公里”。
強化隱患排查。強化重點領域和行業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定期對全市80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和5處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重點排查,明確重點防範區域和時段。梳理甄別80個防汛重點村,督促防汛重點村完善羣衆轉移檔案,創新實施村級防汛標準化建設,配齊預警“四大件”(銅鑼、警報器、手持喊話器、應急廣播系統),落實村級防汛“八個一”,即:1名鎮街包村幹部、1個村級防汛領導小組、1張村級防汛圖、1名村級災害信息員/監測員、1支不少於10人的防洪搶險隊伍、建成1個防汛物資儲備庫、1套轉移避險明白卡、1處避險安置點,打造形成“八個一”村級防汛標準化棗莊模式。
深化“叫應”機制。建立“市、區(市)、鎮、村”四級“叫應”機制,當遇極端情況時,預警信息逐級傳導直至村居(社區)的防範應對責任人,通過廣播和微信羣等渠道將預警信息傳播到戶到人,切實打通預警叫應“最後一米”。深化暴雨臨災“叫應”機制,依託人工智能和5G技術研發上線“智能AI防汛救援應急叫應平臺”,在7月8日—9日強降雨過程中,兩分鐘內精準“叫應”1320餘名防汛責任人,十分鐘內高效完成一線情況調度收集。同時,智能AI叫應平臺在組織動員170戶353人提前轉移避險和緊急調派10臺大功率排水泵車應急排澇等響應行動落實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建強救援隊伍。全市綜合性應急救援、行業(企業)救援、防汛搶險救援、森林防滅火救援隊伍共計160支,人員總計7119人。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進行業務學習、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不斷提高救援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搶險救援能力。6月26日,以“四不”方式,組織舉辦了全市防汛救援力量緊急拉動演練,拉動消防、五個區的10餘支隊伍300餘人按時限到達指定地點,實施了搶築子堤、壩前截滲、水域救援、城市排澇四個科目實戰演練,提升了隊伍快速處置能力。
閃電新聞記者 張維剛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