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變化的商業環境裡,“搞搞新意思”!

頭圖由豆包生成

時代環境的變化,時常會催生出一些新的行當,或者讓老的行當玩出了新花樣。這些現象的背後有着不同的動因,未來有着不同的走向,而在當下也有着各種不同的探索和嘗試。

去觀察和分析它們,就像一扇扇新開的戶牖,讓我們從不一樣的視角去窺天下,發現新商機。

從我最近接觸的老闆們和粉絲、學生那裡,得到了些新信息,和大家分享。

不良資產處置。

聽起來是個宏大的金融敘事話題,但故事的確不是同一樁。當年伴隨着體制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必須要丟掉包袱,就於1999年成立了信達、東方、長城和華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二十五年來時移勢易,歷史使命完成的同時又面臨新的蝶變,於是華融重組爲中信金融資產,而其餘三家的重組整合幾乎也成定局。

和它們相關的不良資產處置,那些的確是國家級的大事,咱們普通人摻合不了。但這裡所說的是微觀業務層面的事兒。

我遇見一個大哥,前些年混房地產圈兒,後來混老闆圈兒,也搭政府城投和產業規劃的線,那天夾着一個公文包,風生水起的髮型和表情,略帶神秘又故作語氣輕鬆地丟了句:“兄弟最近在做不良。”

那姿態就像八十年代京城的倒兒爺,說到“不良”的時候就好像那是個捏在手裡玩兒的小金雞。

許多商業物業和寫字樓的現金收益在下降,業主方也面臨各種經濟糾紛,前有沒了結的建築商和裝修公司的往來,後有銀行和各路基金的催逼,現時還有各種人員工資、物業管理和水電的壓力,當持有的物業本身價值不再上漲的時候,資金問題集中爆發,瞬間就會進入到不良資產的境地。如果能盤活,是救了所有人命的。

但是要盤活,談何容易。首先是要有接盤的人,帶着新的規劃,資產纔有新生,因此操盤者需要有新商業體的運營團隊,或者找到資產雄厚的下家,現階段往往要有大型央企國企的資源。

其次,有意願的下家還有種種擔憂,因爲在這個項目裡有太多未解決的利益糾紛,甚至是潛藏在水面下的糾葛,任何一方如果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或者過度維護,都會讓全盤運作進入困局。

有錢有勢的下家,又不是等米下鍋的主,誰也不願意給自己挖坑、找麻煩。所以操盤者就還要有極高的財技來做各種安排,極高的法律能力來護航,以及極高的信息掌控水平,讓關鍵人必須說真話、不隱瞞。

因此,對這個操盤者的綜合素質要求極高。憑感覺,那位大哥應該是碰巧攢齊了所有要素於是做成了一單,於是乎才春風得意。但如果他覺得就此能把這事兒當成長久業務,估計很快會把自己搭進去的。

這個市場的確存在,也有許多需求,但是其中的水太深、門道太複雜。不是所有不良資產都能圓滿處置,能處置的也不是誰都能完成,技術含量佔比很低,非技術層面的東西纔是核心競爭力。所以都是非標的業務,即便傳統資產管理公司也未必能鋪開來做,也正因此,留出了一些機會給了應時而生的人,那些能“攢局”也能“了局”的人。

說實話,了一個局就是一份功德,但千萬別膨脹別貪,每張舊船票都登不上新的客船。

二手設備。

另一個紅火起來的生意是二手設備,餐飲、展會、以及各種實體門店和辦公設備。多少人在一波退潮裡黯然離場,但依然有人滿載着熱情開張;退場的人能拿回多少都是好的,而開張人能省去多少也都是好的。這就是當下時代二手設備行業的市場基礎。

就餐飲行業裡的咖啡機來說。

對一家咖啡館來說,咖啡機就是檔次和門面。上海人均咖啡館數量全球所有城市名列第一,也就是說上海是世界上名品咖啡機的最大城市市場。哪怕你用極簡裝修和網購桌椅,一臺上萬甚至數萬的咖啡機是省不了的,否則你的逼格在哪裡?你憑什麼說自己專業,又憑什麼當網紅?

然而上海也是咖啡店關張時間最短的地方之一,店太多,自然太卷。許多人以愛好開道、以夢想鋪路,最後很快在坎坷現實面前低頭,回首時……不堪回首。

一個和善的大叔過來說:“這臺機器還挺新的,進價得一萬吧?兩千我收了。你掛閒魚也能賣,價格也開不高多少,成交還得等,你還要找地方放……天天看着它心情也不好……再加五百吧,這些桌椅我也拿了,你扔垃圾還得倒付錢……”不說了,都是淚啊,就這麼着吧。

然後又有新人來看點,覺得前面那個人不懂經營,而自己是有創意、有腔調、還有大量朋友和社羣成員,一定能做好。這時和善大叔又來了:“開店能省一點是一點對吧,這臺機器只用過五個月,完好無損,全新的要一萬,我只要六千,保修……桌椅你也別新買了,又是萬兒八千何必呢,給兩千我全幫你配了……”新人覺得真是撿了大便宜。

你算算淨利潤,100%-300%的收益啊!只要有資金、有開店關店的信息源,另外有一個存貨的倉庫,這個生意就很好做。

同樣道理,那些燒烤設備、廚房設備、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貨架貨櫃、電視音響、打印傳真……只要貨值較高且通用性強的商用設備,在一個大洗牌的時代就有很高的流通差價可以賺。

文化社羣。

最近各種讀書會、沙龍和私董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無論是商業陷入難局,還是個人陷入焦慮和迷茫,都會有抱團取暖的心理慰藉需求,於是這些社羣應時而生。

讀書會大多聚焦在文學、國學、哲學以及社會人文領域的探討,有大咖分享,有會員交流;沙龍大多圍繞某些主題,例如美術、音樂、城市漫步、咖啡紅酒、星座玄學、養生時尚等等,提升生活格調,放鬆心情,還能結識同道好友;私董會則以企業主、創業者或高管爲主,交流經濟和管理問題爲主,輔之以一些方法論,也會組織一些企業遊學、名勝與文化遊學。

有人說,這些社羣不都是業餘愛好嗎?都是有錢有閒的人才會搞。它就不是一個盈利的行當吧。那我要跟你說說社羣運營的幾個變化了。

第一,社羣運營已經完成了商業化的第一步——付費。在過去幾年裡,各種類型的活動都特別多,主要分爲知識分享和商務拓展兩類,前者是愛好者無償組織甚至倒貼,比如某老闆特別喜歡某作家,或者鍾愛茶藝品酒,而後者呢則以現場轉化爲目標,非常簡單粗暴,例如在社區給老人講養老和保健,直接要賣產品、賣安養地產。

但是近兩年來,內容的質量不斷提高,商業味逐漸遠離,而參加者又已經形成了對社羣活動的習慣和認知,於是每次活動按照100~300元的價格收費已很常見,高質量的活動以及遊學能收取大幾百甚至數千的費用。所以,一個優質的、保持一定頻次的社羣運營者,從活動中就能實現幾千以上的月度收入。

第二,社羣運營正在啓動商業化的第二步——合作與轉化。商業邏輯和早期的售賣轉化完全不同。首先是優質人羣的聚合和粘度,其次是深度的瞭解和鏈接,再然後是根據細分人羣的需求來尋找商業合作,進而完成商業閉環。

例如說,我現在經常參加的一個社羣,以藝術化的生活方式爲宗旨,聊文學哲學,也有畫展、音樂、戲劇、時尚及其他生活趣味,因此而聚集起了一羣有一定消費能力且有顏有錢有品有學(至少其一吧)的人,接着開始有品牌贊助活動,也有商業合作活動。

有一次在活動中發現不少人對某件事都有同樣的興趣,例如對心理學、對樂器手碟,後期就可以對接教學機構,而組團報名必然有一定收益。總之,社羣是以人爲主旨而不是商業,在人真正相互關聯關愛而成“羣”以後,纔有自然而然的商業附加。

關於社羣運營的商業化,以上所說的仍然只是非常表象的一些方式,更多解鎖在人羣規模以後、在鏈接深度以後會自然完成。

還有一些比較小衆和另類的行業。比如說,寵物溝通師,通過與寵物的語言(關於這一點的確沒有親歷的認知)或者行爲完成交流,安撫寵物的情緒,幫助寵物形成更好的生活習慣,有時甚至能加深寵物和主人之間的互動和關係。一小時收費在兩百元左右,而逐漸有口碑和市場的資深溝通師一天可以接三到四單,是不是超過大多數職業的收入?

還有對一些行業的重構。例如,輕型社區健身房,企業提供啓動資金包括租金押金、簡單裝修以及健身器材,但是企業只和健身教練簽約、不和投資者或房東合作,企業只看好由教練本人負責的運營以及客戶維護。

這個模式相當於合作升級版的健身工作室。這樣的健身房面積不超過200平,總投資不超過20~40萬元,不搞強制年卡,不搞私教推銷,豐儉隨意,通過教練與健身愛好者之間的長期相處來形成營業基本盤,主打輕鬆入門和熟人經濟。

再例如,24小時茶坊空間,線上預約,密碼啓用,事先準備好茶葉茶點,客戶進店一切自助,到點提醒後自動關燈斷電鎖門。這樣通過利用IT系統的幫助,給傳統的茶空間增加了營業時間和收入,深夜談事的、晚餐後聊天打牌的、還有青年男女無人打擾來約會的,據真實營業數據,一大一中兩小四個房間,每個月增加了八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因爲不用兩班倒而節省的一個人力費用,綜合收益達到一萬五一個月。是不是很值得嘗試?

每過一段時間,隨着社會環境、消費意願以及人們興趣關注點的變化,都會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和舉措順應變化而出現。如果你注意觀察,也許商機就在身邊。

No.6004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劉捷‍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讀者羣 tougao99999|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