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產生的嗎?有沒有可能是被設計好的?
在當今科學界,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激起無盡的討論與思考:宇宙大爆炸理論是否真實發生過?誰又設計了這一切?
讓我們首先揭開相對論的神秘面紗。
在20世紀初葉,愛因斯坦帶來了廣義相對論,其理念遠超固有認知:他宣稱牛頓的萬有引力,實則乃是星球扭曲時空之所致。
愛因斯坦的比喻妙趣橫生:想象一下,時空宛如一張巨大的蹦牀,當質量龐大的物體置於其上,蹦牀表面便會隨之下陷;旁邊的小物體則無一例外,皆被引力吸引,向着凹陷處滾去。
基於上述理論,愛因斯坦進一步推測,太陽的巨大質量必將彎曲周邊恆星所散發的光線。
英國科學家愛丁頓隨後證實了這一推測,他不僅發現了隱藏在太陽背後的恆星,而且計算出的光線偏折角度,與廣義相對論的預測驚人地一致。
可見,一個理論只有能夠用數學公式表達,並得到實際觀測的證實,方可冠以“科學”之名。
而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聯繫究竟何在?
一旦廣義相對論的科學性得到確立,愛因斯坦隨即運用此理論計算宇宙的演化,而得出的結果卻出人意料。
結果顯示,宇宙處於一種極端不穩定的狀態,每個星體都被質量更大的星體所吸引,最終一切星體都會墜入同一“坑洞”之中。
難道,宇宙註定走向自我毀滅?
當時,主流觀點認爲宇宙是靜態且穩定的,愛因斯坦對此計算持有疑慮,因而引入了宇宙常數,以確保宇宙的穩定性。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他之前的計算被證實爲正確,宇宙並非靜止不動。
與星體間引力抗衡的,正是宇宙的膨脹。
比利時科學家勒邁特提出,如果宇宙確實處於膨脹狀態,那麼今天的宇宙必定比昨天更加寬廣,而昨天則又比前天更寬廣;若逆向推算,則最終將收縮爲一個極小且高密度的點,亦稱爲“宇宙蛋”。
此即大爆炸理論的開端。
二、測宇宙膨脹的“燈塔”
如前所述,任何未經觀測或實證檢驗的理論,都稱不上科學。
事實證明,的確有科學家觀測到了宇宙的膨脹。
這位科學家名叫哈勃。
哈勃發現了著名的哈勃定律,簡單來說,就是距離地球越遠的天體,逃離地球的速度越快。這“退行速度”,便是哈勃的重大發現。
哈勃定律常被用於估算遙遠星系的距離。
例如,許多人曾誤以爲仙女座星雲位於銀河系之內,哈勃則通過哈勃定律的計算,發現仙女座到地球的距離超出了銀河系直徑,從而得出結論:仙女座是獨立的星系。
科學家對宇宙尺度的認識,由此大幅擴展。
那麼,如何測量如此遙遠的宇宙尺度?
科學家們需要一種標記物,一盞在黑夜中閃耀的“明燈”——造父變星。
這類星體亮度變化無常,科學家們發現了其閃爍週期的規律,通過這一規律,便可計算出星系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三、火車汽笛與宇宙之聲
想象一列火車從你身邊駛過,起初的汽笛聲尖銳而高昂,隨後逐漸低沉。
你所感知的這一現象,初中物理便有所涉及,這被稱爲“多普勒”效應。
當火車朝你逼近時,聲波的波長縮短,進而頻率上升,聲音變得尖銳;反之,當火車遠離你時,聲波波長增加,頻率下降,聲音也就變得低沉。
光亦是如此。科學家們能夠檢測遙遠星系的光譜,計算光波的波長,進而確定它們的運動狀態與速度。
正是依賴此種方法,科學家們發現了紅移現象。
紅色光波長最長,當星系的光譜向紅端偏移時,正表明它們正在遠離地球,證明了宇宙正不斷膨脹,正是這一膨脹抗衡着引力。
隨後,科學家們又揭示了星系與地球距離、離地速度之間的關係,即越遠的星系,遠離地球的速度越快。
在遙遠的宇宙邊緣,退行速度甚至能超越光速。
這就如同一個被逐漸吹大的氣球,球面上的每個點都相互遠離。
於是,你可以設想,如果時間逆轉,宇宙將以相同的速度收縮,星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匯聚在一起。
由於遠離的速度快,靠近的速度慢,天體最終會在同一時刻回到原點,也就是所謂的奇點。
四、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挑戰
儘管宇宙大爆炸理論擁有數學基礎和觀測支撐,但其本身並非完美無缺。一開始,它就面臨兩大缺陷。
一是“時標問題”。根據哈勃的計算,宇宙年齡大約爲18億年,但地質學家卻發現地球年齡超過30億年。
這如何可能?
後來,德國天文學家巴德使用高精度望遠鏡發現,造父變星分爲兩類,一類較爲明亮,一類相對黯淡,哈勃的誤判源於未區分這兩者。
校準之後,星系離地球的距離增加了一倍,宇宙的年齡也隨之翻倍。
後來的科學家不斷調整,估計宇宙年齡應在100億至200億年之間。
雖然誤差巨大,但至少解決了這一理論缺陷。
第二個缺陷是“原子丰度”。
實際上,“原子丰度”即宇宙中各類原子的豐饒程度。
例如,地心主要由鐵原子構成,地球大氣主要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構成,而太陽則主要由氫原子和氦原子構成。
如果宇宙大爆炸產生時空,那麼各類原子的數量應相當均衡。
但實際情況卻截然不同。
氫和氦兩種原子佔宇宙中所有原子的99.9%。
這似乎非常不公。
有疑問,就會有科學家解答。
美國核物理學家喬治•伽莫夫提出了一種理論:宇宙初生之時是一鍋“氫原子湯”,其他原子皆由氫原子通過核反應產生。
這聽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頗爲不易。
伽莫夫用數學作爲工具,推算出從大爆炸至今宇宙的溫度和密度。
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這一證據名聲顯赫,劉慈欣的《三體》中亦有提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大爆炸之初,宇宙充滿光。30萬年後,宇宙溫度下降,部分光穿越宇宙向外輻射。
科學家們認爲,即使經過100多億年,這些光波輻射也不會完全消失,即“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是大爆炸理論的重要證據。
然而,這種輻射極爲微弱,僅相當於零下260攝氏度的天體發出的熱量。
按常理,找到這一輻射頗爲不易,但機緣巧合之下,科學家們竟意外發現了它。
貝爾實驗室有一臺高精密射電天線,主要用於接收衛星信號。在檢查天線性能時,科學家們發現,無論朝哪個方向,都能接收到一種微波噪聲。
他們嘗試排除干擾,如檢查線路、清潔天線等,但始終無法消除這一噪聲,因此得出結論:這種噪聲如同背景音,天然存在。
不久,宇宙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解釋道,這種無法消除的微波噪聲,正是科學家們苦苦尋覓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六、霍金的宇宙模型
霍金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並與數學家羅傑•彭羅斯一同提出了“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
他們運用嚴謹的數學方法證明,若廣義相對論正確,且宇宙中確實存在如觀測到的衆多恆星、星系等物質,那麼宇宙必定於遙遠的過去,誕生於一個奇點。
然而,霍金又引入量子理論,提出了一個與衆不同的無邊界宇宙模型。
衆所周知,現代物理學兩大基礎理論分別爲宏觀的相對論和微觀的量子力學。
然而,兩者似乎不共戴天,用相對論研究粒子、用量子力學研究天體均不可行。
霍金卻認爲,研究奇點時必須將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
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要麼無限久遠,要麼以奇點爲始。但如果引入量子力學,則可能出現新的情況:一個“有限無界”的宇宙。
即,時空有限,但無邊界。
就像地球,體積固定,但無論我們朝哪個方向行走,始終位於地球上。
在無邊界宇宙模型中,宇宙是一個四維時空交織的宇宙。
這個宇宙的時空範圍有限,卻無邊界、無奇點。
這樣的宇宙完全自給自足,不受外物影響,無始無終,它即存在本身。
儘管這種想法充滿想象力,但至今爲止,科學家們普遍接受的仍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七、幾點體會
對於像我這樣的非科學家而言,不管是相對論,還是黑洞理論,我們對物理學的洞察往往充滿了感性色彩,往往從哲學的角度去理解它們;
真正的科學理論必須能夠用數學公式來描述,並敢於接受實證檢驗;
科學的精神並不認爲自己已經到達了真理的盡頭,也不妄言能夠解釋宇宙的全部奧秘,它只是在知識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我們推崇科學,並不是盲目崇拜每一個科學公式,而是保持一種謙遜和好奇的態度,不斷質疑和探索,時刻保持對宇宙的敬畏之心。
因此,相信我們身處一個真實的世界,也許更加令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