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不宣而戰!“大魚”突然現身,不是美,中方火速反擊

據北京日報客戶端報道,日本政府與歐盟近日在東京簽署了“安全保障及防衛夥伴關係”協議。這標誌着雙方將正式建立防衛夥伴關係,也意味着日本將持續推動域外勢力介入地區事務。歐洲方面非常清楚,亞太地區是“經濟發動機”,也是大國競爭的“主戰場”。一些歐洲國家不斷派出兵力、進行部署,顯然是想把觸角伸向亞太地區。日本同歐洲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所以日本想借此不斷拓展與歐洲國家的合作。有輿論擔心,日本將成爲歐洲國家向亞太地區拓展影響力的“橋頭堡”。

最近幾個月以來,中國和歐盟圍繞着電動汽車關稅問題的談判和博弈十分激烈。歐盟希望通過提高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壁壘,來保護競爭力不足,發展岌岌可危的歐洲汽車工業。而從中國角度來講,歐盟關稅的提高,不利於中國電動汽車對海外市場的出口,因此一直在據理力爭。近日, 歐盟委員會正式公佈了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35.3%的關稅,爲期5年。對此結果,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迴應:中方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

此前,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問題,明確指出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已闡明中方立場。在沒有業界申請的情況下,歐盟機構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並加徵高額關稅,這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行徑。這種行爲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損害中歐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讓原本緊密的產業聯繫出現裂痕。同時,歐洲消費者的利益也受到損害,中國電動汽車在價格等方面的優勢本可以爲歐洲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的產品。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也對其進行了反制措施,近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白蘭地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以保證金或保函的形式實施。自1月5日啓動反傾銷調查後,商務部通過調查取證和比對最終裁定,歐盟白蘭地存在傾銷,中國白蘭地產業受到實質性損害威脅,且傾銷與實質損害威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8月底表示暫不對歐盟白蘭地徵稅;10月宣佈採取臨時反傾銷措施;11月的公告補充說明了支付形式,並未改變反傾銷的裁定結果。

法國干邑遊說團體BNIC方面表示,上述裁定措施對行業來說將是“災難性的”。“法國當局不能拋棄我們,讓我們獨自應對與我們無關的中國報復。”該組織還向法國政府呼籲及時採取行動,“必須阻止徵稅,以免爲時已晚”。其表示,中國是法國干邑行業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僅次於美國,2023年對華出口了6150萬瓶白蘭地。干邑白蘭地生產者總會主席早前亦對路透社表示,中國是法國白蘭地的第二大市場,佔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一旦我們面臨約40%的稅,這可能意味着我們失去市場”。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確保其不被侵犯。中國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了訴訟,旨在通過爭端解決機制,和平地結束這一鬧劇,以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公平公正的貿易環境。當然,中國一直在與歐盟進行磋商,希望能夠達成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共識,但從結果來看,歐盟方面似乎並不配合。因此,我們只能採取最傳統的方式來回應。根據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的公告,中國計劃對歐洲的乳製品進行調查,包括各種奶酪、牛奶和奶油等。

在這樣一個複雜的國際局勢下,歐盟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位置以及與中國合作的價值。合作共贏仍是國際貿易的主旋律,倘若執意脫鉤,最終可能導致經濟上的孤立。此外,美國在處理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經驗或許值得歐盟借鑑,並非所有的強硬措施都能換來想要的結果。當前的中歐關係雖然看似劍拔弩張,但實際上充滿了合作機會。只有通過建設性對話,彼此才能獲得更多的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