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媒體端着金飯碗討飯吃,如何破?

本文原題《影響縣級媒體深度融合的“五大軟肋”》,作者申辛,首發在“海門記協”公衆號,雖然探討的是縣級媒體存在的“五大軟肋”,但實際上這些情況又不限於縣級媒體。原文如下:

縣級融媒需要深度融合,唯如此才能實現其高質量發展。可是當下,有諸多主客觀原因影響到其目標的順利實現。最近,有機會赴南京聽“新華數媒實戰能力提升訓練營”幾位專家講課,且能與參訓的有關媒體深入交流,感想頗多。私以爲當下縣級媒體存在的“五大軟肋”亟待得到改觀。

一是端着金飯碗討飯吃。

不少業內人有個觀點,全民辦媒時代,遭遇激烈競爭,主流媒體的原有優勢正在逐漸被分化削弱,以至成爲這些年其總體影響力及其經營成果每況愈下的主因。

實質上,綜合有識人士意見,這很大程度上還是媒體和行業自身作爲不到位所致,也有的媒體人在困難面前妄自菲薄、不思進取。正如有專家講課時提到,有媒體是自個在端着金飯碗討飯吃。作何解釋?按筆者理解,作爲主流媒體,其時代價值和社會地位,以及所擁有的權威、資源、人才等元素沒太大變化,要說遺憾的,是我們的理念沒有緊跟上來。

現實中一些有經營目標的主流媒體生存維艱,而少數剛起步的商業媒體卻遊刃有餘。表現之一是主流媒體是靠傳統經營、零碎經營、人情經營等落後方式苦苦支撐,而商業媒體公司卻選擇了市場、平臺和技術等現代經營要素。也許這類商業媒體是鳳毛麟角,可爲什麼不值得我們去反思,究竟我們比他們缺了什麼?而他們又比我們多了什麼?

事實告訴我們,不是我們的飯碗出了問題。我們的飯碗相比下來依然是“金質”的,如在具有優勢的體制內,受到種種資源的保駕護航。主要是裡邊的制度和人未能及時轉過彎來、與時俱進。

如何做到與時俱進?量身定製的辦法或正等着我們去發現和認同,若自己找不到找不準,也可以討點巧,可到先進的上級媒體或是兄弟單位去學學,須強調的是得走心學,學了用,用中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一定受益匪淺。就近的如這次辦營的新華傳媒,同級的如參與授課的浙江安吉融媒等,他們這些年一直做得順風順水,收入年年創新高。

二是模糊了的區域特徵。

每個媒體都該有自己的區域特徵。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也該有自己的文化特質。作爲地方媒體首先要服務的就是這方人,並以此去鑄就自己的文化品牌、媒體品牌。當然,其次也可以考慮服務與這方人相關的人羣,如遊子、友好人士、合作伙伴等。服務內容的選擇也可多樣化,如就地取材採寫、按需摘編髮布、以點到面或以面到點選題等等。

然而,時下有個問題,不少地方新興媒體已打破他們自以爲的“侷限”,大量照搬社會提供過來的新聞,且在比例上又不加限制。導致的情形,更多已與“自採”無關,重在“編輯”上。許多媒體編輯隊伍迅速壯長,亦即有顯傾斜於新聞次生產能力、傾斜於了相對輕鬆的簡單勞動。就媒體,光看發佈內容,根本看不出其是個什麼級別什麼地域,好像都是全國性、區域性媒體。

這次專家講授,及與大家交流,基本共識是,縣級媒體,主要是新媒體,如微信公衆號、視頻號及抖音號等,必須實現其職能的迴歸,突出其自主採編和地方特色。也不是說外來稿件、圖片及視頻等一概不能採用,但起碼得考慮到本土文化、百姓需求。

三是作品原創被邊緣化。

這是絕不正常的現象。我們有還算強大的採編人員隊伍,卻養尊處優地不去幹“人工智能”完成不了的活,而是好圖簡單、輕鬆地去做共享產品搬運工。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如原來傳統媒體那樣,創造出更多屬於自己的優秀作品。

現在很多縣級紙媒會有一些原創作品,但自融媒後出現三種不正常現象:一種是普遍不被那麼重視,以爲其沒落了,只求能應付過去;第二種是疲於對日常會議、活動等及與經營有關內容的報道,較多滿足於信息化、快餐式、粗放型產品的生產;第三種是對讀者反映還有點看頭的副刊版面一再擠壓,有的乾脆將其排除在外。

從總體情況看,媒體上有深度有影響力的原創作品,佔比是越來越小或則說是很不穩定。不少媒體看似重視作品創優,但理念上已大不一樣,多在年底或某個關節點搞突出,其意不一定是如何提升媒體品質,只是能在面上年度好稿評比時過得去、不丟臉,更多個人則爲了如申報職稱時用得到的“獲獎”硬件等。

瀏覽當下媒體,會發現經精心策劃組織的連續報道、政經觀察、熱點追蹤、系列評論、深度剖析、專題訪談等文章已大大減少。時有看到,多爲摘報告、抄觀點、流水賬、淺發揮的應景之作。

四是就怕被輿情惹上身。

優秀的媒體及媒體人好往輿情一線跑,在此顯身手。我們見到不少外地媒體、自媒體因此抓到了許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效解決問題的大題材好題材。而就不少當地主流媒體,卻是唯恐被輿情染上,能躲多遠就多遠,以至這些年連正常的批評報道也近乎消失。以爲這樣雖有可能被視爲不作爲,但起碼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對此現象已頗受民衆詬病。

其實,這也不是各地黨委和政府對媒體人的期待,加上我們的職業屬性,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應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說話,以還原事實真相,引導正確輿論,疏導社會情緒,減輕地方壓力。切不能任讓輿情發酵,到了不可收拾程度,等着有關方面去“救火”。如近日,央視等媒體對安徽全椒水污染事件及其處理的報道就是個好案例。

當然於此說這“話”,首先需要參與的媒體人有強烈的工作責任、職業情懷和過硬業務能力,既能把話說到點子上、說到要害處,又能講到各方人的心坎上。可以說這該是新時代對媒體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否則,若莽撞進場,想用一堆官話套話大道理去應付場面,必然適得其反,還可能節外生枝。

近兩年才崛起的“浙江宣傳”,是個沒正式人員編制的政務公衆號,兼職辦媒的宣傳部門幹部,熱衷投身到輿情當中找文章選題、找自身價值存在感,撰寫出了許多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精品力作,也幾乎是一夜成名,成名作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近看公示,他們去年的一件評論作品被浙江列爲中國新聞獎推薦篇目,對政務公衆號文章作如此隆重的高獎項推薦,我是首次見到。

公號負責人講授經驗時說:在職業需要的時候,選擇沉默,是一種精緻的利己主義;具體寫作時則應多講真話、新話、白話、短話,總之講羣衆聽得懂的話。

五是讓流量牽着鼻子走。

10萬+是個“好東西”。就聽一位授課專家說,流量就是人心。可是作爲主流媒體不能惟流量論,正確態度是要真流量、要符合媒體發展的高質量流量,不被流量牽着鼻子走。

現場有媒體同行說,他們明知當下行業中那種“抄來抄去”的求流量方式是條死衚衕,卻有時也得身不由己往裡鑽,因爲大家都爲在行業中爭先創優這麼幹,如光靠自己有限地域的人力財力,以原創作品與同仁拼高低,取勝難度很大。

爲了迅速獲得大流量,也就不惜放棄自己的區域特色和基本原則,到處去搜尋非主流的社會新聞,以至遍找國內外熱點事件,附之以挖空心思想弄出來的標題黨等。似乎真也發展到虛虛實實的許多內外粉絲、瀏覽者。

殊不知,這樣的粉絲和瀏覽者,本質上不是你那平臺的忠誠受衆,他們只是匆匆過客。怪不得現在不少地方媒體、平臺不同產品的瀏覽量懸若天壤,大至數千萬上億,小到數百數千。

話說“牽”着鼻子走,是與一些部門尚不完善的考覈有關。如在流量的衡量上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不加細分地把單純流量作爲惟一考覈指標,從而逼使一些媒體爲“不掉隊”哪怕走偏門。

可取方法應在細節上更精準,如看重原創作品,在原創作品中又多在意有深度有故事有感染力等,而不能與如任職公示、調查審查、天氣突變、醜聞奇聞、突發事件等天然高吸睛題材不加區分。

有兄弟媒體同仁說:他們一直兼顧着走自己道路,寧願在考覈時吃點虧,也不一味跟進,主要是嚴格限制舶來作品推送;這好,不僅錘鍊了過硬隊伍,還創優了媒體和團隊,去年他們就有作品躋身到了中國新聞獎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