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培養6C素養人才...仁德國小做到了!入圍全國教學卓越獎
臺南市仁德國小規畫學校本位課程,以「AI仁德 人機共好耀國際」爲方案,透過AI輔助科技,培養6C素養,副總統蕭美琴(前中)也肯定。圖/仁德國小提供
臺南市仁德國小規畫學校本位課程,以「AI仁德 人機共好耀國際」爲方案,透過AI輔助科技,結合品格、、創新、溝通、批判思、公民素養、協作,並配合108 課綱核心素養,以「人」「機」共學課程開創AI教學策略新展望,打造AI教育新典範,入圍全國教學卓越獎。
此課程發展理念爲「仁、德、耀」三軸AI 課程學習,翻轉「仁德三憂」爲「三優仁德」,將仁德之心滯洪池和仁德體驗小農園營造孩子學習的新據點;並運用AI數位學習培養學生具有6C素養的未來社區人才,讓學生體悟科技來自人性,善用科技進行公益行動,以行動創新打造校本課程新風貌。
校長李培瑜表示,仁德國小「學校本位課程方案」從在地食農、環境永續及國際交流出發,課程與教學結合生成式AI融入學習經歷,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新知。建構「AI教育」學習情境,培育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力和具有公益精神的AI行動創新公益實踐家,以AI驅動創新理念,打造差異性卓越的AI教育新典範。
學校結合在地資源,促進食農教育,以關懷在地爲核心,透過校本課程方案與四健會協作,培養學生對地方農業及環境的認識與尊重。課程中引導學生運用AI資料庫,讓學生學習使用大數據分析,進而認識智慧農業的應用。學生了解「食」與「農」的本質,以「動手做」的體驗教育認識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更透過人工智慧的支持,啓發學生的創新與探究精神,建立學校與社區共同體的意識。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課程中融入環境永續議題。以三爺宮溪流域的滯洪池爲學習場域,藉由人工智慧資料庫氣候數據分析及模擬環境變遷的情境,建構師生探索生態保護的方案,並以跨領域的學習與探究推動AI教育的課程實踐。
以古地圖中鯽魚潭遺址規畫公益健走的環境踏查活動,認識社區的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結合「課程市集」的設計,向社區及家長介紹學校「AI教育」成效,並藉以行銷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色,親、師、生共同建構環境永續的意識。
生成式AI接軌國際,學校成立「AI教育」課程專業學習社羣,接軌國際,並精進課程規畫設計。教學團隊歷經5年人機共學課程規畫與實施,已普及一至六年級,學生代表臺灣參加 國際IEEE協會 AI競賽,連續兩年榮獲AI-FML首獎殊榮。也推出「TAIDE臺英語人機共學100家庭計劃」,藉由家庭親子共學式,提升雙語能力。
臺南市仁德國小規畫學校本位課程,以「AI仁德 人機共好耀國際」爲方案,透過AI輔助科技,培養6C素養,並親子共學。圖/仁德國小提供
臺南市仁德國小規畫學校本位課程,以「AI仁德 人機共好耀國際」爲方案,透過AI輔助科技,培養6C素養,並走進家庭,親子共學。圖/仁德國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