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對“中間國家”吸引力巨大

參考消息網9月25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19日發表題爲《各國必須在西方和中國之間選邊站嗎?》的文章,作者是馬丁·桑比。全文摘編如下:

我們被告知,我們所熟悉的那個世界正在崩潰——至少在全球經濟方面是這樣。出於地緣政治擔憂、保護主義思潮以及一系列不可調和的政策分歧,人們對經濟聯繫碎片化的擔心已成老生常談。

當今世界與其說是在“去全球化”,不如說是在分裂成多個大型區域集團,而各集團內部則在繼續迅速融合。我認爲最可能出現的局面是,供應鏈進一步圍繞三個集團形成架構,分別以中國、歐盟和美國爲核心;與此同時,在每個集團內部,跨境經濟活動變得更活躍而不是更冷清。

這樣的事態發展提出了一些重大問題。美國和歐盟是作爲一個還是兩個集團行事?從汽車到半導體,這些行業的最佳規模是全球性的,還是大陸範圍的供應鏈就足以充分利用現有的規模經濟?這些問題是關於大集團的,也需要大集團來作答,但答案會影響每一個人。

然而,我們也應該關注“中間”國家的看法:所謂中間國家,是指它們並非與某個特定集團有繞不開的更深經濟聯繫。這些中間國家包括全球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如果全球經濟分裂成多個內在融合度更高的集團,將給許多中間國家帶來難題。

在過去幾十年間,這些國家一直得益於自身貿易關係的多元化。毫不奇怪,中國在中間國家的貿易構成中份額幾乎增長了兩倍,而富裕國家的份額卻縮水了。不太被人提及的一點是,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呈現可喜的擴張勢頭。

不過,如果由此推斷中間國家遠離了它們的傳統貿易伙伴,那就錯了。因爲貿易總額一直在強勁增長。

這種絕對增長的幅度遠高於富裕國家貿易份額萎縮的幅度。因此,對過去幾十年全球貿易的正確描述應該是這樣:發展中國家與富裕國家之間的貿易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但它們同中國的貿易,以及發展中國家彼此之間的貿易也顯著增加。

一言以蔽之,各國之間的貿易額仍超過歷史上幾乎任何時期——在人們擔憂全球化的終結之際,這是一種不應忽略的現實。但這也意味着一個艱難選擇:如果大型貿易中心的政治大氣候,令跨集團貿易的難度更大、代價也更高,中間國家會做何選擇?

它們理智地傾向於“不必非得做出選擇”。因此,正如我的同事艾倫·貝蒂本週撰文所言,它們將努力與不同集團保持良好關係,並願意共同維護開放的多邊世界經濟秩序。

然而,正如貝蒂所指出的那樣,這種多邊主義的努力並不能確保成功。已有初步跡象顯示,貿易大國可能會迫使中間國家選邊站隊。例如,對於在本國境外實施對俄羅斯的制裁,西方正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興趣。再如,對於以前直接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現在經由中間第三國進口到美國,沒人敢保證美國會容忍這種迂迴供應鏈的存在。

因此,如果到了緊要關頭,拉美、非洲或亞洲的貿易經濟體必須把自己的命運與某個陣營綁定在一起,哪些因素會影響它們的選擇?

當然,地理位置會是考慮因素。如果選擇距離更遠貿易伙伴意味着必須切斷與更近貿易伙伴的聯繫,那麼必須有過硬的理由纔會讓一國這麼做。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也是重要考量。一個擁有珍貴原材料或掌握專業技術的國家會發現,更容易保持同許多國家的關係。

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貿易大國的政治。未加盟國家會選擇美國、歐盟還是中國作爲優先貿易伙伴,其背後的經濟邏輯將取決於上述集團的經濟狀況,以及它們所提供的准入程度。當然,也有更直接的金錢和非金錢方面的誘惑,但從長遠來看,通過靠攏繁榮經濟令自身邁向繁榮,這種願望將是全球經濟陣營如何劃分的最重要決定因素。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的許多年裡,中國在這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中國的經濟增長比泥足深陷的西方亮眼得多,而且中國也願意通過一系列政策(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影響全球標準制定等),塑造一個以自己爲中心的經濟秩序。

詹姆斯·克拉布特裡最近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的一篇文章中解釋說,這種情況爲美國和歐洲“創造了潛在的地緣政治機會”。正如洛比託走廊等項目所顯示的那樣,西方大國正開始認識到其中的利害關係。但迄今爲止,諸如歐盟“全球門戶”和七國集團“全球基礎設施與投資夥伴關係”這樣的提議,即便時機上不算太晚,數量上也太少了。(編譯/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