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候鳥 鰲鼓溼地抽水降15公分

嘉義縣鰲鼓溼地近幾年水位過高,自16日起24小時不斷抽水,到26日水位已下降15公分。(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每年候鳥季,鰲鼓溼地總吸引成千上萬候鳥造訪,今年更首度發現有鸕鶿築巢繁殖後代,寫下臺灣首起紀錄。(鰲鼓溼地解說員黃月英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東石鰲鼓溼地水位逐年增高,影響候鳥棲息,還一度讓鳥友稱快變成「無鳥溼地」,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與相關單位討論後,花了近半個月時間在七孔水門一帶抽水,成功讓水位下降15公分,明顯露出石頭、灘地,在即將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期,鰲鼓水池水位下降,有助豐富當地鳥類生態。

鰲鼓溼地因地層下陷、氣候暖化,導致海平面升高等因素,近幾年水域水位經常過高,擔心「候鳥天堂」盛況不再,嘉義林區管理處邀集嘉義縣政府、東石鄉公所、臺糖公司、嘉義大學、保育團體及在地解說員商討對策,訂定七孔水門旁大池抽水計劃,調動2臺抽水機,自16日起24小時不斷抽水,到26日水位已下降15公分。

除改善水位,林管處也積極處理溼地水質惡化狀況,長期委託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賴弘智、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許富雄做水質及鳥類調查、辦理小區塊水質改善等試驗,賴弘智團隊更分別在抽水前、中、後共進行3次水質監測,發現水門內外樣站的營養鹽氨氮有大幅增加現象,但正磷及總磷下降,代表抽水除降低水位,也會影響水質。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說,預計抽水作業進行到29日,接下來,會先觀察溼地地下水滲流、連通水域回滲或水位回升速度等狀況,再視狀況啓動抽水,另,臺糖位於溼地內的畜殖場排放水,預計年底前達成完全回收,用於澆灌附近造林地目標,水質不佳源頭問題可望獲得解決。

根據許富雄近日監測鳥況結果,目前園區黑面琵鷺約100只,鷺科數量較多,雁鴨科數量較少,依水位發展狀態推測,未來,鷺科及鸕鶿等食魚性鳥類將成爲園區優勢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