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未出門「先後感染RSV、腸病毒」 醫揭原因搖頭
醫師陳信宏表示,小嬰兒在家都未出門,卻先後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腸病毒。(圖/示意圖,記者鄭任南攝影)
多種病毒在社區流行,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小嬰兒在家都未出門,卻先後確診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腸病毒,讓父母質疑「怎麼會感染?」詢問才知父母返家後僅用酒精消毒雙手,未確實洗手消毒,他提醒酒精只對部分病毒有殺菌效果,確實洗手才能防疫。
陳信宏近日於個人臉書粉專指出,小嬰兒發燒又咳不停,經檢查和快篩,確診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經治療5天已好轉,但才過幾天,父母又因小嬰兒發燒,帶回門診檢查,結果又被傳染腸病毒,小嬰兒的父母質疑,孩子都在家沒出門,怎會染腸病毒?
陳信宏詢問才知道,小嬰兒的父母外出返家,沒有確實洗手,僅用酒精消毒,但酒精只對部分病毒有殺菌效果;陳信宏提醒,家中有嬰幼兒,外出返家一定要確實洗手消毒。
根據疾管署網站,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藉由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播,若接觸到眼結膜、鼻黏膜或口腔等就會被感染,或間接接觸環境中受污染的表面或物體,如門把、玩具等物品,再觸摸眼口鼻也會傳染。
腸病毒則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在發病前幾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就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周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