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組精英會 22家共襄盛舉

金質獎、優質獎

第一屆《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銀行組六大獎項的評選,堪稱競爭最爲激烈,在三組九位評審的專業客觀評選之後,從22家銀行共81件的參獎件數評選出6件金質獎、25件優質獎,各得獎單位在7日的盛大頒獎典禮中,於疫情略見鬆綁的情況下,齊聚一堂歡喜接獲此一意義深遠的獎牌。

銀行組是這次參獎單位數最多、競爭最激烈的組別,其中,在「數位業務優化獎」的單一獎項中,就有20家機構報名參賽;數位創新獎也有17家機構參獎。爲免遺珠之憾,銀行組評審團召集人─聯合信用卡中心董事長劉燈城,最後決定將二~三位優質獎的名額,提高至四~五名,使得銀行組的六大獎項的優質獎,從原本初估的12~18名,拉高至25名得獎。

最終銀行組六大獎的金質獎分別是:中信銀行(數位普惠獎)、國泰世華銀行(數位資訊服務獎)、臺北富邦銀行(數位資訊安全獎)、玉山銀行(數位轉型典範獎)、臺新銀行(數位創新獎)、與第一銀行(數位業務優化獎);其中中信銀行堪稱此次數位金融獎的大贏家,總計拿下一金四優的大獎,而玉山銀行以一金三優的成績緊追在後。

至於華南銀行雖然未一舉拿下金質獎,但也囊括了三項優質獎,成績優異。

尤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進入複審參獎名單確定後,召集人劉燈城隨即邀集銀行組九位評審一起召開線上會議,因爲在複審階段,所有評審因交叉審的情況下,所有進入複審的參獎資料都已審閱,並已評比排出序位與序分,也因此,劉燈城希望所有評審在這樣的情況下,共同會議討論商定最後進入決審的名單。

與會評審對今年的獎項安排多表滿意,但仍有一些值得微調的部分;例如,「數位普惠獎」的安排其實有一些與現實狀況的出入,評審會議中就有評審提出,認爲數位是金融普惠最好的平臺,但恰恰需要被普惠的族羣數位能力最弱、數位資源最貧乏,這個問題也值得金融機構深思。

再一個是各參獎機構的參獎文件的內容,各自表現,如「數位轉型典範獎」的參獎文件,有的機構提供的文件,稱得上是一本完整的數位化轉型報告書,但有的單位卻以單一轉型案例,作爲參獎敘明內容,難免讓評審有評比資料不對稱的疑慮。

但最終所有評審都在獨立評審的情況下,打出自己心目中成績,並決定出最佳得獎單位。

與會評審對於今年的參獎資料,多表肯定,也認爲《工商時報》在疫情最猖獗的情況下,能圓滿舉辦此高規格的數位金融獎,非常值得讚賞,並期待來年可以有第二屆、第三屆的永續辦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