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兩億人,背後是偉大的時代

你家中是否有一本老相冊?泛黃照片裡,父母結婚時戴着紅花;你滿月時眉心點着紅點;和同學一起大喊“茄子”……

19世紀下半葉,攝影術傳入中國。彼時受限於經濟與技術條件,每次按快門都格外慎重,彷彿一場儀式。直到上世紀80年代,纔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場時光的記錄中。

恰好是這個時期,中國鋪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畫卷,圖像也隨之呈現出新的時代面貌。

46年前的1978年,中國奏響改革開放的激揚樂章。此後中國就像一艘駛往未來的大船,勢不可擋地開啓了一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歷程”。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果選出一座最能凝練改革開放歷史進程的城市,你可能會想到深圳,或者是上海。

事實上,還有一座城市直接被譽爲“改革開放精彩而生動的縮影”,它就是東莞。

一座城:弄潮46年

1978年7月30日,夜幕降臨,張子彌在虎門穿過一片片綠色田野。他看中了當地一家瀕臨倒閉的太平竹器廠,並與東莞二輕局簽訂了爲期五年的合同,將原太平竹器廠改爲太平手袋廠。一個多月後,工商批文號“粵字001”、中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正式開業。

循着老照片,似乎可以觸到太平手袋廠廠房裡女工熱火朝天的工作氛圍。

如果把鏡頭拉遠,廠房外會看到很多泥濘。東莞位於東江入海處,河涌縱橫、水網密佈。饒有意味的是,這種地形直接影響了深圳的名字。“圳”意爲水溝,深圳的意思是“深深的水溝”,即河涌。

這樣的地理形態造成了交通不便。過河需擺渡,最開始港商去廣州談生意要倒幾次船,耗時兩天。

1984年1月27日,全國第一座農民集資、徵收過橋費的地方公路橋樑——高埗大橋正式通車。隨後石龍南橋、萬江大橋用同樣的集資方式建成。

東莞修橋模式極大推動了全國交通建設,“想致富、先修路”的這個經典口號最初就是從東莞響徹全國。

1997年6月9日,虎門大橋通車。這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使東莞、深圳到珠海、中山、江門無須繞道,對珠三角經濟融合有重要意義。

2001年,東莞提出“一年一大步,五年見新城”戰略目標,實施164項市級重點工程,包括東莞大道、松山湖大道、東部快速、常虎高速、環城路、圖書館、展覽館、科技館、大劇院、行政辦事中心等。

現在的東莞,市中心無比繁華,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直指雲霄。奶茶店、咖啡館散落在東莞各個角落。與咖啡館繁榮、奶茶店崛起交相輝映的,是東莞文化產業的同步起飛。

全球潮流玩具近9成是東莞製造,工廠本身就是最好的“大學”。製造過程中,一些年輕的打工人嘗試孵化本土IP,東莞強大的產業鏈支撐正是其後盾。“世界玩具(製造)之都”逐漸向“潮玩(文化)之都”華麗轉身,只是東莞蝶變的一個小注腳。

2021年,東莞再次謀劃產業轉型,瞄準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製造、數字經濟、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七大戰略新興產業。

過去是踏實的,現在是斑斕的,想知道東莞未來的樣子,一定要去松山湖。

今天的松山湖,鬱鬱蔥蔥。滿目翠色中,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這裡有華爲,還有“國之重器”——中國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能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科技前沿突破帶來曙光。此外,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也應運而生;東莞還積極爭取南方光源落戶,旨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大科學裝置集羣;“超級顯微鏡”的正式投入運行,賦予東莞更大的使命。

與松山湖交相輝映的,是處於珠江口“黃金內灣”幾何中心的東莞濱海灣新區,濱海灣有漫長的黃金海岸線,波光粼粼的海面,遠處濱海灣大橋屹立。越來越多數字經濟企業落戶在這風景如畫中。

在東莞城鎮體系中,中心城區、松山湖、濱海灣將形成一主兩副新格局,驅動東莞向未來加速奔跑。

兩億人:溫暖不分彼此

2021年,東莞成功晉級全國第15個“雙萬”城市(GDP過萬億、人口超千萬)。

改革開放以來,東莞人口增長了近10倍。除了千萬常住人口,這46年中還有超過2億年輕人在東莞工作過。

“在以後的很多年裡,每當在路上看到揹着大包行李、看起來很像剛下火車的一些人,我都彷彿看到當年自己的影子。”

這是一位南下打工的外地人,對上世紀90年代的回憶。改革開放給東莞帶來了大量機會。年輕人懷揣夢想紛紛踏上這片熱土。恰逢東莞東站竣工,每天都有無數年輕人揹着大包小包,從東莞東魚貫而出,臉上寫滿期待。

人們來到東莞,留在東莞,不單因爲這裡有經濟活力,更因爲這座城市的溫度。

“我媽媽是清潔工,早上4:30開始清掃馬路,5:25路燈熄滅,這時天還很暗,清掃很不方便,申請路燈照明時間延遲15分鐘。”

這是東莞大朗的一個小孩向12345反映的情況。大朗城管分局也是第一時間將相關路段路燈熄滅時間向後延遲了20分鐘,並對路燈進行檢查,確保路燈運行正常。

有網友激動地評價:“亮的不僅是路燈,更是人心!”

在東莞,類似的溫情故事還有很多。而且溫情的方向不僅是城市與人,更存在於東莞人之間。

2022年,東莞廣播電視臺《民生視點》官方抖音號的後臺收到一條求助留言,求助者是38歲的湖南青年劉理,20歲那年他在東莞找工作,得到了一位叫鄧鳳羣的大姐的幫助,非親非故的鄧大姐無償幫自己解決了吃住問題。這麼多年過去,劉理迫切想知道鄧大姐近況。

《民生視點》官方抖音號馬上發出了劉理的“尋恩”視頻,2小時點擊破30萬。當記者聯繫到鄧鳳羣后,鄧大姐表示這只是“多年前的小事”。鄧鳳羣說:“過來打工的人都不容易,就是把他當弟弟一樣看待。”

有網友留言感慨“東莞是一個包容的城市”,還有網友也跟着留言回憶起自己在東莞得到過幫助的故事。

2007年,東莞把“外來工”稱謂改爲“新莞人”。

2009年,東莞在廣東率先實行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政策,隨遷子女入學制度創新走在了全國前列。

2010年,東莞在廣東率先出臺積分制入戶辦法。

2013年,東莞率先在全國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多層次醫療保險制度,正式形成面向全民的公平醫保制度體系,覆蓋全市所有的人羣。

這麼多年來,東莞一直爲所有人遮風擋雨。因爲東莞深知,46年走過來的每一步是這座城市所有人的汗水灌溉出來的,不分內外、不分戶籍,這座城市是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共同的家,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東莞人。

大家不分彼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照片爲證:你是永遠的東莞人

東莞46年,對2億人而言;中國改革開放46年,對於近14億中國人而言,都是一段我們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歲月,大時代的宏大敘事背後,是無數個體命運的鉅變,而無數中國人向着未來充滿激情的進發,也如涓滴入海匯聚成改革開放的時代巨浪。

從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崛起,到如今城市的繁榮昌盛,東莞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拼搏。無數滿懷夢想的人在此奮鬥,共同築成如今的製造業名城。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汗水與希望。

東莞的溫情,讓2億人常懷感動;2億人的貢獻,讓東莞常懷感恩。

“東莞東莞,我的青春恰好遇見你。”今天,東莞以一座城市的名義,向全社會發起照片徵集,希望銘記46年、2億人的更多細節與瞬間。

與此同時,爲致敬偉大時代的奮鬥者,東莞傾力打造《東莞東》原創音樂劇,展現時代浪潮下人與城的共同成長,並面向全國發起“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活動。曾經的夢想和闖蕩,將激揚新的光榮和遠航。

哲學家薩特曾說:單獨講一張照片的故事是一回事,把所有照片放到一起看待是另一回事。

我們尋找的,是你曾在東莞奮鬥的照片,也是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東莞故事。無論你是東莞的本地人,還是曾經在這裡留下足跡的追夢者,期待你分享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那些讓你難以忘懷的經歷!

你的故事,或許是關於奮鬥與堅持,或許是關於愛情與友情,或許是關於成長與蛻變。無論是什麼樣的東莞故事,都歡迎你的分享!

更重要的是,東莞誠摯邀請投遞這些照片的你們,來東莞故地重遊。並邀請你們到現場觀看《東莞東》,這部音樂劇裡或許有你的青春。

最後,東莞希望天南海北的你,常回家看看。期待你的照片,期待你的故事。東莞,等你。

活動主題

#尋找2億分之一—《東莞東》邀您故地重遊#

東莞市文明辦

戰略支持

掃描下方活動海報二維碼↓

劃重點!

徵集令發出後,我們將挑選出一批最精彩、最有特色、最有故事的照片,請照片的拍攝者以及照片裡的主角回東莞故地重遊。我們會安排好一切,帶你去現場觀看開心麻花的《東莞東》音樂劇;帶你走遍東莞大街小巷,零距離感受東莞今日的蝶變;帶你吃遍東莞美食,打卡潮玩聖地。還有神秘禮物和更多精彩,就等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