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繁簡體 該統一了

(圖/本報系資料照)

現今漢字的使用形式主要有簡體字與繁體字兩種,前者使用於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而後者則使用於臺灣、香港、澳門和相當一部分海外的中文報刊。面臨近年來客觀世界局勢的變化,漢字的形式應該如何調整最好的適應各種變化是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

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因百多年來國家的衰弱,受列強欺辱,極端缺乏民族與文化自信,反映在語言上就有魯迅認爲「漢字不滅,中國必亡」,並認爲「漢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是「勞苦大衆身上的結核」,「倘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魯迅臨終前接受《救亡情報》記者訪問時指出:「漢字的艱深使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絕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這些學者們忘了中國在1820年以前一直是世界經濟最繁榮的國家,及世界最高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嗎?

在二十世紀初受蘇聯的影響,中國有不少學者和政治領導人物認爲漢字必須拉丁化。毛澤東最早在1940年指出:「文字必須在一定條件下加以改革,言語必須接近民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1956年中國討論文字改革的時候他說:「漢字是一種落後的字體,必須要改革成像拉丁文那樣,方便學習及辨識」,以使其能夠符合他救國的思想。所幸拼音日後只被用爲標註發音的工具,漢字在中國大陸仍然以簡體字的形式保留下來。

簡體字經過60多年的實行,在提高中國人民識字率方面已做出相當的貢獻,如今大陸人民的識字率已高於97%,但在此同時也提高了現今70歲以下的人對古文閱讀的難度,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及增加了對未來漢字改進的接受程度。

中華文化重和平而不重鬥爭的特質在現今紛擾的世界裡顯得格外可貴,有效的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有賴於文字的統一與優化,這是涉及到加速中華文化復興與世界和平的大事。優化後的中文也會促進兩岸三地人民間的交流與融合,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來更好的明天!(作者爲中美論譠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