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質結迎來“火車頭”?通威股份加入異質結740W+俱樂部 稱將助力技術突破
財聯社6月12日訊(記者 劉夢然)在經過近兩年的市場導入後,異質結電池組件今年上半年實現進一步放量,但面對嚴苛的市場環境,異質結技術在降本方面的壓力更加明顯。產業“冰河期”,異質結企業在SNEC展會前夕,進一步抱團取暖。
財聯社記者從今日進行的高效異質結HJT740W+俱樂部產業峰會上獲悉,通威股份(600438.SH)正式加入高效異質結俱樂部,成爲740W+俱樂部的一員。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該組織成立於今年3月,成員包括東方日升(300118.SZ)、華晟新能源、安徽光勢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泉爲科技(300716.SZ)等10家異質結技術路線企業。據知情人士透露,成員間重點交流了包括推進異質結供應鏈降本,以及異質結產品相對統一的組件及認證標準等事項。
該組織成員在繼續增加。在鴻鈞新能源、中建材浚鑫、上海電氣恆羲之後,通威股份也正式加入高效異質結俱樂部,成爲740W+俱樂部的一員。通威光伏研究院院長蔣方丹在入會儀式上表示,通威致力於高效異質結電池技術的開發。加入俱樂部,通威與各成員深入交流行業經驗,助力異質結技術取得創新突破。
在光伏晶硅產業鏈中,通威股份是多晶硅和電池片雙龍頭。根據InfoLink Consulting統計,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連續7年光伏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2023年,公司電池銷量80.66GW(含自用),同比增長68.11%。
但通威股份的N型技術路線,主要以TOPConPECVD技術爲主,並逐漸推動PECVD技術成爲行業主流。預計2024年底通威股份TNC(通威自研TOPCon技術)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100GW,產能結構保持領先。
通威股份在異質結技術上,亦有跟進。今年6月,通威股份在回覆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HJT+THL電池首片下線。該技術來源於通威自主研發的吉瓦級銅互連中試技術,攻克了15μm細線寬銅柵線量產技術、柔性接觸連續電鍍、銅柵線異質結電池互聯等關鍵核心技術,疊加行業最先進的吉瓦級異質結中試線,實現了異質結電池高效率與低成本的有機結合。
憑藉更高電池轉換效率和理論上限,異質結技術在N型技術迭代之初就被重點看好。但因設備成本和單瓦製造成本高於另一主流技術路線TOPCon,在近兩年的產品迭代中,放量不及TOPCon。
據SOLARZOOM新能源智庫發佈的異質結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當前全球先進HJT電池產能絕大多數集中於國內。截至2024年6月,國內現有已投產HJT電池產線數量約67條,已投產HJT電池產能規模約爲42.3GW。
但異質結通過持續降本,逐漸拉平與TOPCon成本差距。2024年上半年,在已公告的大型組件集採中,出現了單獨的異質結標段以及異質結產品的高價中標案例。據機構不完全統計,今年前5個月148.98GW組件集採項目中,共有8個合計6.15GW的HJT異質結組件集中採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