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降薪之後,醫護又迎來了裁員潮?行業寒冬真的來了嗎?

“我想我今年的新年願望該是不丟掉飯碗了!”

來源 | 醫脈通

作者 | 亦一

這個冬天,比寒風更刺骨的是醫護人員的遭遇。

降薪之後,醫護人員又迎來了裁員

不管是欠薪還是降薪,如今在醫療圈早已屢見不鮮。

就在近期,頗受醫生喜愛的南方地區(廣州、深圳)的多家醫院被曝降薪。據深圳某三甲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透漏,降薪從今年8月就已經開始,績效工資降低了50%,而他們主要依靠績效收入,基本工資每個月扣完五險一金就沒了。另一家深圳市三甲醫院醫生表示醫院已經通知各科室明年起降績效,但沒有明確降薪幅度。

在社交平臺,一位來自廣東的醫生直接曬出了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對比,近20萬的懸殊落差,令人唏噓——

其實,降薪的風,吹向的不僅僅是廣州深圳,早已在醫護人員的惶惶不安中席捲全國——

然而,從醫護人員的評論聲中可以看出,當前欠薪降薪還不是最壞的,還有更壞的在後頭——裁員。

裁員,曾經在醫療行業聽來是一個天方夜譚的詞兒,沒想到時隔經年,“再聽已是曲中人”,鐵的飯碗也會裂開。

在某社交平臺上,一位認證爲三甲醫院內科住院醫師的貴州醫生在其個人賬號上記錄了醫院從降薪到裁員的全過程:

最早是在11月中旬,因虧損嚴重,醫院開始降薪。當時院長還建議編外人員積極報名參加社會工作者招聘動員大會,試用期6個月,待遇每個月2000-2500,四險一金。

過了2天,果不其然,醫院開始裁員了,該醫生感慨道:“一份月薪2000左右的工作都保不住了。”

到了11月低,醫院發通知績效要打折發放:1870*59%=1103.3元。

可最終到手375元。醫院給出的解釋是實在沒錢,績效下個月可能就不發了,只能發基本工資,差不多每個月2700元左右。

降薪之後,需要養家餬口的醫生扛不住了,於是有醫生選擇離職,也選擇了脫離醫療行業,去北方的大公司拿年薪。

在另一條故事線裡,這位醫生也記錄了朋友醫院裁員之後所陷入的困境:

12月上旬,朋友單位也開始裁員:對於想辭職的醫生,醫院無條件支持;對於進修過的醫生,不用賠付醫院違約金可以直接走人。

緊接着,首次裁員開始,預計100人。從當前被裁員工的信息中可以得知,基本都是第三方身份的人。

然而裁員之後,問題接踵而至。在裁員100人後,醫護人員嚴重短缺,個別科室甚至出現兩班倒的情況。對此,領導無奈,只能將人員短缺科室進行合併,共用一個護士站。

到了12月中上旬,該院進行第二次裁員。隨後更是直接發通知,停發11、12月績效,對於是否補發,暫時未定。

降薪、欠薪、裁員、裁員後人員短缺、留下的醫護比之前更忙了但卻可能拿不到工資……當這些問題真正排山倒海向我們涌來時,才發現個人之於改革進程,是多麼的渺小和無力。

可揪心的是,這樣的事,目前就醫脈通所瞭解到的情況,並不在少數。

一位來自陝西的醫生稱,“我們上級醫院打算裁員15%,從臨牀到後勤、醫技,所有科室按比例裁撤部分醫護人員,這部分被裁的人可能會分到我們這些下級醫院。所以我們這些下級醫院門診醫生如果每個月門診量達不到規定最低門診數,就沒有獎金,自動離職。”

一位來自安徽的醫生表示,“當前自己所在的醫院還沒有動作,但是當地別的醫院都裁了一半人。”這位醫生還透漏:“有一傢俬立二甲中級以上全部裁了,重新招了新人低職稱的,統一2200元一個月。”

在各大社交平臺,把“醫院裁員”這樣的關鍵詞一搜,相關消息立即鋪天蓋地而來。

行業寒冬真的來了嗎?

除了降薪、欠薪、裁員,多地醫院也在開會要求“過緊日子”。

11月底,山東某三甲醫院院長在會上表示,面對當前醫療行業的嚴峻形勢和醫院自身的發展需求,落實“過緊日子”理念對於實現醫院高質量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實際上,今年以來,從衛健委到各地醫院號召“過緊日子”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密集了。

那麼,在一片蕭瑟清冷之下,醫療行業的寒冬真的來了嗎?

上述來自安徽的這位醫生,作爲一位資深的醫療行業觀察者,他分析道:“現在還不是最壞的時候,可能明年會慢慢爆雷。”

而究其原因,其實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

知名醫改專家徐毓才接受醫脈通採訪時表示:“之所以會走到這個地步,主要還是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大環境不好,老百姓沒錢了;二是醫保改革,導致醫療機構不適應;三是醫院擴張,導致成本增加。”

這些緣由在醫脈通的幾次撰文中都曾提起,如今再來看,只要這些問題沒有得到合理解決,後面衍生出來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一個問題出來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如果不加以制止,最終可能會導致整個結構的崩塌。而崩塌的每一步的背後,是醫護人員在託底,在付出。

如今經濟形勢下行,2000多萬人放棄繳納醫保,進一步加劇了醫保的困境。

在這樣的背景下,醫保下的醫院,日子註定不好過。

近日,宿遷兒童醫院拍賣降價1億的消息牽動着業內人士的心。

談及爲何清算拍賣時,該院一位管理人員分析,更加嚴格的醫保支付政策加劇了醫院的資金困境,醫保結餘管理也更加嚴格。此外,“十幾年前,政府還會根據醫院的經營情況提供適當補助,而按現在的規章制度,一分錢也無法補貼到醫院”。

宿遷一家二級民營醫院的院長更是直言,從2022年下半年起,當地醫保支付變得極爲滯後。“地方財政欠醫保局錢,醫保局欠醫院錢,導致一些醫院資金鍊條斷裂。”

當然,以上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像我們之前常談的醫院盲目上規模、買設備、增加負債,這也是一直以來存在且非常值得去關注的問題。

此外,還有一個點不能忽視。近兩年來,醫療領域掀起反腐風暴,在“重拳出擊”下,醫療機構也會更爲主動的在冗餘的人員結構上進行合理調整,比如縮減一直備受爭議的行政、後勤崗位。

“現在裁員太多了,醫院算好的。”一位來自陝西的醫生理性的分析道。

確實,如今很多醫院,在醫保政策和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不得不通過減員增效來博得一絲生機。

然而,在生存、在理性的層面之外,也要顧及人情。

這段時間,極越汽車原地解散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在公司CEO被圍堵在上海總部辦公室一週之後,也就是昨天,有媒體報道,極越員工將按照“N+1”的標準獲得經濟補償。

這算是一個合法合規的補償方案。

但是在醫院,有些人並沒有那麼幸運。

“被裁之後,我閒賦在家”

“沒有N+1、只有冰冷冷的一紙通知和一點象徵性安撫。”一位曾在縣級婦幼保健院工作的護士說道,“其實作爲編外人員,我時常擔憂,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隨着行業的凋零、沒落,在2025年到來之前,她“悲提”裁員。她很迷茫,因爲自己年紀不小;她也很焦慮,因爲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工作並不好找,哪怕去私立,自己早已不是“性價比”最高的那個選擇。

“準備去擺攤,賣點啥都好,總比現在閒賦在家胡思亂想的強。”她說,語畢之後的長久沉默,是對命運無常的無力控訴,也是對悲催人生的自我嘲諷。

這波裁員潮下,波及的人肯定不會少。那麼在無力改變現實的情況下,醫脈通希望,“斷臂求生”的裁員尚可理解,但請善待曾爲其衝鋒陷陣的“將士”,如果可以,請多指條明路,比如給予其它的就業選擇或方便,如若不能的話,應按照《勞動法》給予相應補償。

“我想我今年的新年願望該是不丟掉飯碗了!”一位醫生談此話題時,對着醫脈通無奈的嘆息道。

如此心願,竟令人無言以對。或許,這也正是今年很多醫護人員的心願。

責編|亦一 米子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卷也卷不動,躺又躺不平……中國最累的醫生羣體竟是他們?一位醫生的進修感悟引爆留言區|醫起看熱點

12歲女孩感染HPV,17歲男子被抓!爲何時隔半年才曝光?爲何醫生報告被“捂嘴”?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牀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牀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牀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