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仰信念信心爲時代新人“鑄魂”
(原標題:以信仰信念信心爲時代新人“鑄魂”)
【建設教育強國·教育筆談】
作者:高地(東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立德樹人關係黨的事業後繼有人,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這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指明瞭前進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後繼有人、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的戰略高度,着力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政治引領,全面提升鑄魂育人能力,深入教育引導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以信仰、信念、信心爲時代新人“鑄魂”。
着力鑄就馬克思主義信仰之魂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具有強大的真理力量。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羣衆,也會變爲物質力量。從根本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馬克思主義爲精神武器,使這一“思想的閃電”徹底擊中“素樸的人民園地”,轉化爲學生的堅定信仰。科學信仰的樹立與堅守,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會經歷一個逐漸深入的複雜過程,需要以多維、豐富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與情感認同爲基礎,加之以自身與教育環境等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循環往復中不斷深化。
浙江寧波,老師在教學生寫字。新華社發
要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教師是釋疑解惑的人,如果自身都疑惑重重,講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是堅定而富有感染力的。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心中紮下根,使他們對自己所講的內容高度認同,當好學習和實踐的典範,才能講深講透,讓信仰在學生心中開花結果。也就是說,教師信仰堅定是鑄就學生科學信仰的重要先決條件。
要努力實現信仰的有效傳遞。信仰的傳遞是有條件的,按規律辦事方能達到實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與學生成長規律,把握好時、度、效,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徹底扭轉一些學生對思政課形成的照本宣科、理論與實踐脫節、“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等刻板印象。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要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同時也要注意結合新時代青少年學生思想心理特點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時迴應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困惑,幫助學生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有學校不同學段、各學科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要求我們必須注重和加強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爲學生持續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進而實現馬克思主義信仰在當代中國的代際傳承與接力。
着力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之魂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發展中國的必由之路,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始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社會主義思想源頭和歷史演進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性,也要善於引導學生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樹立爲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新時代新徵程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運用新時代偉大變革成功案例開展教學、設計活動,例如可以結合神舟家族、C919大飛機、國產大型郵輪、港珠澳大橋、復興號這些“上天入海陸上”的重大突破,通過生動鮮活的典型案例彰顯中國高度、中國深度、中國速度,展現蓬勃向上的中國力量與中國信念。要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將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黨和國家的“紅色基因庫”作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素材,使之成爲教育學生、激勵學生、塑造學生的“大學校”,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使紅色基因滲進血液,浸入心扉。
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着眼點。當前有些學生一遇到問題,就會習慣性地問國外是怎麼樣的,喜歡拿西方來比較。如果沒有正確的立場和方法作指導,往往容易得出模糊甚至錯誤的結論。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僅不能迴避,而且必須回答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斷拓展知識視野、歷史視野和國際視野,善於利用國內外的事實、案例、素材,如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新時代脫貧攻堅成就等,理直氣壯、深入透徹地引導學生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從根本上講清楚我們的中國特色既是獨具特色的,又是獨具優勢的。
着力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之魂
信心,基於發展,關乎士氣,直指未來,影響甚至決定着目標實現。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堅信我們黨一定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加自信自強、富於思辨精神,同時也面臨各種社會思潮的現實影響,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實、主義和問題、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細緻的教育和引導”。相關調研數據顯示,當前青少年學生主流積極向上,高度認同馬克思主義、黨的領導與新時代偉大成就,對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充滿信心,但同時也表現出一些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思想困惑:有的學生搖擺於“奮鬥”與“躺平”之間,抗挫能力不強;有的對新時代偉大成就瞭解不夠、認識不深,特別是對於宏觀性較強、抽象度較高的成就的認同度有待進一步加強;有的易被網絡觀點和社會思潮“帶節奏”,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存有模糊認識;有的在價值認同與行爲選擇之間存在較大落差,“點贊”多、作爲少;有的過度強調自我價值,缺乏青春夢與中國夢的同頻共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兼具政治性、科學性與創造性的工作,要善於發現和把握新時代青少年學生成長髮展中面臨的困惑與難題,並將其作爲工作的重點,既要在宏觀上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也要在微觀上爲學生解答好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麼樣的人等現實問題,讓馬克思“講中國話”,讓大專家講家常話,讓基本原理變成生動道理,讓根本方法變成管用方法,“漫灌”與“滴灌”相結合,以大兼小,以小窺大,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髮展需求和期待中,不斷增進學生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業的信念與信心。
信仰、信念、信心,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青年一代尤爲重要。當前加強與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就在於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29日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