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原標題:以文化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文化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指引,深刻把握其實踐要求,全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爲鄉村全面振興持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推進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

鄉村文化是鄉村的獨特資源,其中蘊含的一系列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等,能夠起到淳化民風的重要作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深入挖掘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內涵,創新文化表達方式,使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加強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古村落、古建築、文物古蹟、農業遺蹟等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曲藝、手工技藝、民族服飾、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鄉村特有的文化符號,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對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加強保護,讓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更好延續鄉土文化根脈。

推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加大對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闡釋力度,深入探尋其歷史價值、思想價值,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加強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和傳播,鼓勵村民創新文化表達方式,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廣泛傳播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同時,通過舉辦文化節、藝術展覽等活動,爲鄉村優秀傳統文化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拓展鄉村文化市場,促進鄉村文化繁榮發展。

發展鄉村文化產業

發展鄉村文化產業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包括民俗、傳統技藝、自然景觀等在內的鄉村文化資源是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資源,瞭解其背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要根據鄉村文化資源的實際情況,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因地制宜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

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將鄉村文化產業與農業、旅遊、教育等產業相結合,不斷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形式,探索城鄉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模式,發展地方特色鮮明、文化內涵突出的農文旅項目業態集羣。要注重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延伸拓展,以文化爲引領、以農民爲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參與,整合鄉村旅遊、文化、娛樂、餐飲等產業,建立鄉村文化產業園區,開發鄉村文化旅遊、手工藝品製作、特色農產品銷售等產業,形成包括旅遊、休閒、康養、教育、度假在內的完整的鄉村文化產業鏈,從而激活更大市場空間,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加強鄉村文化產業品牌建設。品牌是增強鄉村文化產品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的有力抓手。發展鄉村文化產業,要內強品質、外塑形象,避免和防止盲目投入及低水平、同質化建設,通過品牌建設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現代科技手段,打造傳播和展示平臺,展現本地文化產業特色和魅力。要堅持文旅融合,找準定位、突出特色,把鄉土風貌、優秀傳統文化與當今旅遊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使羣衆“動”起來、文體資源“活”起來、旅遊消費“熱”起來。要在財政補貼、稅收優惠、融資等方面加強對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充分發揮重點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科學安排土地供應、引導配置金融資源,吸引更多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投身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提升文化產業影響力。

加強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人才是關鍵。要堅持“造血”與“輸血”相結合,創新政策舉措,營造鄉村文化振興的良好氛圍,加快建設一支具有專業素養和文化傳承能力的鄉村文化人才隊伍。

培育鄉村本土文化人才。加大對鄉村文化傳承人的培養和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優秀文化傳承人建設文化工作室、培訓班,在場地、貸款、稅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其積極傳播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定期組織專家講座、培訓班等方式,爲鄉村本土文化人才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不斷提升鄉村本土文化人才的綜合能力。農民在鄉村文化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受益者,也是主要參與者。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文化培訓和教育,提高鄉村居民的文化素養,爲鄉村文化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企業家、文化工作者、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員、文化志願者等投身鄉村文化建設,把鄉村作爲事業發展的舞臺。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通過設立優秀人才獎、優秀成果獎等方式,對在鄉村文化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增強文化人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創新制度舉措,引導和鼓勵創意設計、演出、音樂、美術、手工藝、數字文化等領域人才深入鄉村、紮根鄉村、服務鄉村。

(郅劍,作者單位:邯鄲學院)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