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穿越500年的體育課
點燃引線,一個水龍頭閥門大小的紅色筒狀物“花炮”被炸上了天,人們紛紛仰頭“鎖定”它的軌跡。賣糧食的、賣農具的、賣牲畜的,一邊說笑一邊相互擠搡,都希望能接住從天而降的“鴻運”。
在我國南方,這個場景已經延續了500多年。在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聚居村寨裡,每年農曆三月三或秋收以後,山坡、河邊、村口的空地上,就是“搶花炮”的舞臺。村寨間的經濟交往、文化交流就在一次次碰撞和歡呼中產生。
時移世易,當花炮從民俗活動成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登上賽場,進入高校,這項古老的運動便有了新的面貌。
一聲哨響,一個直徑14釐米、厚約兩三釐米的彩色圓形餅狀橡膠物,被一羣00後學生拋來拋去,這個改良後的花炮是場上的主角,兩隊共16名運動員需通過搶、跑、跳、攔截、傳遞、掩護、集體配合才能完成攻防,直至花炮“哐”地砸入對方竹編的籃筐,“點炮得分”。
在中國農業大學的操場上,經過20多年的沉澱與改良,根植於南方的花炮在北方有了土壤。2019年,花炮課正式進入了中國農業大學的選課列表中,每年有近300名學生通過課堂認識這項500多歲的傳統運動,傳承與創新在一堂堂課上發生。
“我一開始以爲花炮是偏化學、有黑火藥反應的課,沒敢報,後來有同學上過課,說是中國式橄欖球,對抗很強,我立馬有了興趣。”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大四學生李天忱在畢業前如願選上了花炮課,他喜歡這項“比橄欖球更有對抗性”的運動,也會在網上檢索老師王加成的比賽視頻看,“感覺老師平時教我們比較保守,在賽場上更放得開”。
上個月底,作爲北京花炮隊的主力隊員,王加成等幾名擔綱花炮課的體育老師隨隊奪得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下簡稱“運動會”)花炮一等獎。他們在決賽中以7∶3戰勝老對手廣西隊,時隔13年再次奪魁。“我們拿下比賽以後,學生們就在羣裡第一時間表示祝賀。”40歲的王加成談及賽場難掩興奮,“上一屆運動會我們與一等獎失之交臂,當時我就憋了口氣,篤定要出現在這次的決賽場上”。
作爲花炮雙強之一,和父子同場、叔侄並肩的廣西隊相比,北京隊缺乏一種凝結於鄉土、根系相連的老牌強隊氣質,但得益於一羣老將的堅持,這支北方的隊伍反而在這個南方活躍的項目上蹚出一條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傳承路徑。
“隊裡有我的學生,還有學生的學生。”中國農業大學體育教師張炳剛是北京花炮隊主教練,已經參與7屆運動會,算是最早踏上這條路徑的人。決賽結束後,他久久不能釋懷,“我拿第一個一等獎用了12年,再拿一等獎用了13年,25年,我從一個帥小夥兒變成小老頭兒了”。
張炳剛第一次接觸到搶花炮是在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之前。當時,北京作爲主辦城市,需要組建搶花炮隊。“倆花炮、兩頁紙,正式規則都沒出來,我心想這怎麼玩兒。”他記得,當時從學校選拔了一羣維吾爾族的新疆同學,代表北京參賽,“隊員們非常質樸,我們一起看錄像摸索,慢慢打得越來越像樣”。那屆比賽,雖然隊伍成績倒數,但張炳剛深切感受到隊員在場上的態度,“融入的歸屬感,向上的榮譽感”,他透露,這批隊員畢業後大部分回到新疆的農業系統,至今仍對花炮隊念念不忘。
基於這次經歷,學校和花炮的緣分愈加密切。在2003年第七屆運動會上,搶花炮正式更名爲“花炮”,而以中國農大學生爲班底的北京隊也開始名列前茅。2004年9月,中國農業大學被授予“北京市民族體育傳統項目訓練基地”稱號,承擔起花炮教學與科研任務。
2018年前後,學校準備在課堂上推廣花炮。“現在的孩子對足球、籃球都未必感興趣,花炮能吸引他們嗎?我也持懷疑態度。”張炳剛坦言,試水階段,學生對花炮運動不了解,老師們就通過調查、推送文章等方式完成選課前的普及宣傳,“把孩子們‘哄’到操場上”,接觸之後,給學生留出退課的窗口期,當留下的人越來越多,便逐漸從一個班發展到兩個校區6個班。最終,花炮課正式進入了選課列表中。
“花炮算是高校體育的一個縮影,想長久發展,必須改變。”張炳剛坦言,這是一個強對抗的項目,“但很多學生來上課都戴着眼鏡”,爲保證課堂的安全性,就需要適當降低對抗程度,例如,老師們借用橄欖球等運動的訓練方法,將直接的拉拽、磕絆等肢體接觸換爲拔旗,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保留了花炮的運動效果和趣味性,“每個孩子來上課的目的不同,有人對傳統項目好奇,有人就爲拿學分,要讓他們知道參與其中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自然留得住人,但推廣傳統體育和發揮體育教育功能的中心思想不能變”。
“我本以爲孩子們會比較排斥這種對抗激烈的項目,沒想到選課的人很多,尤其女生不少,男孩兒還會主動要求增加對抗打比賽。”王加成從2021年開始帶花炮課,也在課堂上對學生們“刮目相看”,“這些00後在課堂上很拼、很團結,經常讓我很感動”。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本科生謝江雁此前選修過王加成的橄欖球課,對老師的好印象加上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感興趣,她迅速搶了花炮課的名額,“老師會考慮到我們的安全,不會讓我們做特別大的衝撞,但都是年輕人,適當的衝撞可以接受”。她記得一次拼搶中,自己被撞倒匍匐在地,立馬起身去追花炮,“有點兒疼,但很有意思,在陽光下跑跑,多巴胺飆升,特別快樂”。她建議在學校的運動會中加入花炮項目,“讓更多同學更直觀地感受它的魅力”。
“現在的花炮還是太硬、太小了。”在王加成看來,花炮作爲一個小衆項目想要闖入大衆審美,就需要在裝備、規則甚至着裝上有所提升,更具備觀賞性和安全性,這樣也有利於在年輕人中傳承和推廣。他坦言,學校的花炮課發展到當前階段,需要在“普及”之外考慮“提高”,例如開設俱樂部課,能讓喜歡花炮的學生持續提升技術,增加比賽交流,“而不是淺嘗輒止”。
張炳剛把目光投向了校外,“作爲體育項目,最終的載體還是賽事。”他期待在完善規則之後,將花炮課推廣到更多高校,進而組織校際間的比賽,由點帶面把花炮運動推廣開來。這個看似有些“宏大”的願望,於他而言並非不切實際,畢竟,他見證和參與過橄欖球項目從農大起步走向全國的過程——1990年12月15日,中國農業大學(原北京農業大學)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支橄欖球隊,填補了國內體育項目的空白,此後,該校多次在橄欖球國際賽事中取得佳績,並在項目競賽組織、人才培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過去推廣橄欖球不也是一樣嗎?既然花炮被稱爲‘中式橄欖球’,也能迎來屬於它的時刻。”張炳剛表示,因爲這個項目不僅是勇敢者的遊戲,“能培養學生的無畏精神”,更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讓他們對傳統文化有了認識,再成爲橋樑”。
本報北京12月16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