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學生性慾調查 「只想不做」人與人連結少了

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鄭其嘉向媒體說明「COVID-19疫情對大學生性慾望與性行爲之影響」調查結果。(李侑珊攝)

爲了解大學生在疫情期間性行爲情況,學者針對全國大學生進行線上問卷調查,發現超過3分之1到2分之1的大學生的性行爲有所改變,當中包含26%的人性慾提升,且男生慾望增加比例高於女生,不過因爲擔心確診,反而27.9%的大學生性行爲降低,將近4分之1的大學生則是改而透過網路接觸色情。

臺灣性教育學會於29日舉行「多元對話,尊重專業-建構本土化性教育」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鄭其嘉於會中公佈「COVID-19疫情對大學生性慾望與性行爲之影響」調查結果,調查期間自2020年5月底到6月底,共計獲得502份有效網路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疫情期間學校關閉,逾3分之1到2分之1的大學生出現性慾望及性行爲改變,性慾提升者達26.2%,降低者僅5.4%;綜觀性行爲來看,因擔心「人與人之間連結」會導致確診,27.9%的受測者性行爲頻率降低,15.8%則性行爲提升。4分之1的大學生在疫情期間接觸網路色情頻率增加。

鄭其嘉解釋,人們對情感渴望能預測性慾提升,但受限於疫情,當時未必有機會能夠反映在性行爲上,因此發現受測者透過視訊、色情網站、自慰方式等滿足性慾。

鄭其嘉說明,色情媒體是最重要的預測因子,受測者若接觸較多色情媒體,則性慾、性行爲提升愈多;色情媒體若接觸較少,則性慾、性行爲出現降低。

鄭其嘉表示,疫情期間,採取線上課程常規策略,學生可能因此增加瀏覽色情網站的機會,對性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推動線上學習時應強化網路安全教育與性教育;再者,疫情下的學生對人際互動比較退縮、冷淡,學校應多辦理如社團等活動或開設通識課程,讓學生學習與人互動、交朋友的技巧,甚至學會如何約會。

臺灣性教育學會聚焦發展適齡與本土化性教育,名譽理事長晏涵文在致詞時提到,美國過去曾因宗教影響,強調「禁慾」、避談「避孕」,然而研究發現,學校忽略教導避孕,並不會延後學生髮生性行爲的年齡,反而會增加罹患性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