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丨在“逆行”中重新看見他們
【藝評】
原標題:在“逆行”中重新看見他們
蘇墨
互聯網大廠中層高志壘(徐崢飾)被“優化”了。45+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沒有積蓄只有房貸,他該何去何從?
電影《逆行人生》將高志壘的新起點設定爲成爲一名外賣員,也藉由他的“逆行”,讓觀衆真正看見外賣員這個龐大的、與生活緊密聯繫的羣體,以及羣體中一個個鮮活的人。
被“優化”的那天,高志壘砸碎了辦公室的玻璃格擋,殘碎的玻璃如同高志壘的自尊和生活,被狠狠摔在地上。而他的怒火也只能再轉嫁給送來咖啡的外賣員老摳(王驍飾),不但是一頓指責,還實實在在地給了差評。做了外賣員之後,高志壘才明白,差評不但意味着白跑一單,還會被罰款100元,甚至會影響他們之後派單的質量和收益。
雖然做外賣員,他有放不下的面子,但處處的開銷讓他不得不選擇這個看似門檻很低、收入不錯的行業。
然而外賣站朱站長(賈冰飾)卻一口回絕,面對“是因爲我年齡太大了嗎”的追問,朱站長的迴應一語雙關,“我們這裡沒有其他歧視啊,只有外賣騎士”。
的確,站裡的外賣員有年近六十的,有殘疾人,有看起來柔弱的女孩子,但這一行的門檻真的那麼低嗎?
高志壘也是在一單單的超時、差評中明白,做好這一行,並不比當程序員簡單。單王老黑(馮兵飾)有一本獨家寶典,記錄着片區內的各種近路;女快遞員(劉美含飾)有眼力見兒,進門就幫店家打下手,她的單總能優先製作;楊大山(鄔家楷飾)則開啓了直播模式,線上線下兩不誤……送好一單,要動腦子,也要懂得人情世故。但前提則是朱站長反覆喊話的三個字:跑起來。
藉由高志壘的眼睛,我們看到了一羣平時只存在於訂單中的人。他們在人羣的夾縫中取餐,在高樓大廈之間飛馳,在逆行人生中活出“順風”心態。
據統計,我國現有新就業形態人員已超過8400萬,其中佔據主力的就是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他們都是值得被文藝作品看到的勞動者。
徐崢導演將鏡頭對準了這個爲生活奔跑的羣體,展現了層次豐富的人物羣像。這也啓發創作者們,城市生活不只有白領精英,還有很多默默爲保障城市運行辛勞付出的人。
現實主義並不只有直面慘淡人生的一種表達方式,更應該給一束光給觀衆,讓人們在被戳了心窩子後,有衝動重新審視自己與他者,有力量再次出發尋找人生的他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逆行人生》做到了真實真誠,也做到了向陽而生。
而最有價值的是,影片喚醒了我們去看到城市裡的“平凡英雄”——他們有自己的理想與愛情,有拼搏付出的理由與擔當,有要守護的家人和心中道義。
近年來,勞動者的自我書寫成爲新的文學類型。《我在北京送快遞》《趕時間的人》《勞動者的星辰》等都帶給了廣大讀者感動與共鳴。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用自己不停奔跑的腳步支撐起都市人的日常生活。
《逆行人生》的鏡頭雖然主要聚焦在外賣員,但它背後又有着上班族共有的辛酸苦辣。無論是寫字樓裡的白領還是奔波在外的體力勞動者,我們都可藉此去審視工作本身的意義、工作與生活的關係。這,也是電影中的高志壘在“逆行人生”中的真實收穫。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