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這半年,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賠慘了
2023年初,中國相繼放開兩批次共計60個國家出境跟團遊業務。其中,東南亞拔得頭籌,多個熱門旅遊目的地國家躋身放開名單。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隨即聞風而動,搶先開門營業,一邊大手筆引入當地旅遊資源,一邊在國內大肆吆喝攬客,希望能夠捕獲國人報復性出境遊的頭波紅利,好好回一波血。然而,事與願違。2023上半年,東南亞出境遊市場與國內旅遊市場形成鮮明反差,不但沒有迎來“井噴”,反而在種種因素影響下,無論是國人出遊意願,還是消費熱情,都遠不及預期,致使東南亞旅遊批發商舉步維艱。暑期國人赴東南亞旅遊熱度雖然有明顯提升,但距離全面復甦還有很大差距。如果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不能快速調整策略,大概率疫後第一年,“復甦不及預期+瘋狂內卷惡鬥”,最終將導致絕大多數從業者“賠得人仰馬翻”,行業終將遍地哀嚎。
01早在3月底,付崢就嗅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作爲一名從業長達30年的旅業老兵,付崢經營的陽光假期旅行社是國內最老牌的東南亞旅遊批發商之一。整個一季度,伴隨着國內“報復性出遊”浪潮高漲,付崢每天都期盼着東南亞出境遊也能沾點喜氣。起初生意時旺時淡,他並沒有太在意,只是認爲疫後業務復甦需要一些時間。然而,等到3月底,他開始察覺到一絲異樣,因爲生意越來越清淡,已經開始與國內遊火熱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進入二季度,業務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急轉直下,就連“五一小長假”都難挽東南亞出境遊低迷。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4月、5月的東南亞旅遊批發市場,只能是“寂靜”,市場太安靜了,安靜到讓人瘮得慌。等到6月,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再也坐不住了,如果暑假都沒有起色,今年的生意就徹底完蛋了。於是,在各大批發商們一系列降價、讓利、促銷的市場營銷手段刺激下,東南亞出境遊市場終於迎來一絲回暖。付崢和同業們卻高興不起來,他們心知肚明,這種依靠低價讓利而來的“繁榮”是曇花一現,東南亞出境游上半年的低迷已成定局。東南亞多個國家上半年中國遊客量的數據也印證這一點:上半年,中國赴泰國遊客量達到140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泰國遊客總量達到1098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泰國遊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2.75%。上半年,中國赴新加坡遊客量達到42.4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新加坡遊客量達到360萬人次;今年中國赴新加坡遊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11.78%。上半年前5個月,中國赴菲律賓遊客量達到7.5萬人次;2019年,中國赴菲律賓遊客量達到174萬人次;今年中國赴菲律賓遊客量僅恢復到2019年的4.3%。……“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業務僅僅恢復到疫情前的25%-30%左右。”付崢向勁旅君苦笑,慘不忍睹。02中國人爲什麼不願意去東南亞出境遊了?此前行業內外有個流行的說法:東南亞頻髮針對中國人的負面新聞,導致國人喪失旅行安全感。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付崢看來,這只是表象原因,負面新聞頂多算是東南亞旅遊市場的花邊消息,對於旅遊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中國人不願意去東南亞出境遊最根本原因其實是:國人旅遊慾望變大了,但旅遊購買力變小了。來自央行的一組數據,清晰的反映出這一變化。2023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 50 個城市進行了 2 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本季度“收入感受指數”爲49.7%,環比下降1%。其中,只有14.4%的居民認爲收入 “增加”,比上季減少 1.4% ,70.5% 的居民認爲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增加 0.8% ,15.1%的居民認爲收入“減少”, 比上季增加 0.6% 。收入信心指數爲 48.5%,比上季下降 1.4% 。本季度“就業感受指數”爲37.6%,比上季度下降2.3%。其中,11.9%的居民認爲“形勢較好,就業容易”;44.5%的居民認爲“一般”;43.7%的居民認爲“形式嚴峻,就業難”或者“看不準”。就業預期指數爲48.7%,比上季下降3.6%。與此同時,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中,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旅遊(26.0%)僅次於教育(27.1%)和醫療保健(26.6%),高舉第三位,而且環比上季增加2%。“有很多消費者上半年都在詢東南亞熱門旅遊目的地的產品價格,他們很明顯對於出境遊的意願是很強烈的,但是我們很快發現,這些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更高了。”付崢解釋,早幾個月,東南亞旅遊產品受到供給端的航班、酒店、簽證等多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普遍較高,原來3000+的產品,飆升到6000+,絕大多數消費者內心肯定是拒絕的。很多從業者也認爲,只要價格逐步下降,這些消費者必然會再次回頭。然而,隨着航司增加運力、酒店空置房間增多、簽證效率提升,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發現,即便是同一款旅遊產品,價格已經降到和疫情前差不多,甚至要便宜後,很多消費者依然在猶豫,他們還是感覺貴了。不是消費者不想去,而是他們囊中羞澀,對花的每一分錢更加謹慎了,這纔是關鍵所在。03中國赴東南亞旅遊的人數遠不及預期,造成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內卷加劇”,並在兩個方面格外凸顯:批發商集中扎堆熱門旅遊目的地,造成嚴重的同質化競爭。馬爾代夫是典型案例,今年初,爲了歡迎首批中國遊客到來,馬爾代夫以最高禮儀“水門”迎接中國包機,這一新聞迅速衝上熱搜,也讓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堅信,這裡必將成爲今年最爆火的國人出境遊目的地之一。於是,大家紛紛大肆加碼,特別是早早就投入重金鎖定包機資源。一時間,馬爾代夫的“機+酒”產品迅速充斥滿各大OTA平臺,也成爲線下門店被推薦最多的旅遊目的地之一。然而,等到熱搜帶來的輿論熱度消散,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卻發現,北京和上海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逐漸開始坐不滿了。更有意思的是,北京和上海飛馬爾代夫的航班還在爲如何拉更多人頭犯愁的時候,成都直飛馬爾代夫的航線也恢復運營,讓原本就過剩的包機資源“雪上加霜”。前不久付崢去很多旅行社考察,還發現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力推的新產品、拓展的新渠道,“老套化”格外明顯。例如,很多旅行社還在大力搞會銷業務。在他看來,會銷是條門道,但這條門道太老了,可以做,但沒必要當做救命稻草。付崢感嘆,沒有新產品、新渠道來消化這些旅遊資源,大家只能在同質化的圈子死磕,這就好比前面明明是火坑,但是這麼多人還在堅持往裡跳。價格戰悄然再起,賠本賺吆喝成爲行業主流。進入6月以來,東南亞出境遊產品的價格戰已然在暗地裡打的如火如荼。“這是同質化競爭的必然結果。”付崢無奈表示,尤其是很多前期囤了大批旅遊資源的東南亞批發商們,如果他們不能夠在暑期儘可能將這些旅遊資源低價甩賣出去,無疑會賠個底兒掉。儘管現在甩賣的價格也已經是在賠錢,但至少還能賺個吆喝。更嚴重的問題在於,即便東南亞出境遊都大搞價格戰了,真正能夠刺激到的消費者還是有限,這纔是讓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最憂心的。如果就連“低價”策略都失效了,他們真不知道自己還是做些什麼。042023下半年,東南亞出境遊市場會有所好轉嗎?“出境遊的消費者肯定會越來愈多,一路走高的大趨勢是不可逆的。”付崢同時強調,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最好不要再抱有“翻盤”的幻想了,從6月的銷售情況已經大概率能夠判斷出暑期的整體業務情況,想要依靠這短短三個月彌補上半年的業務虧空,難度極大,今年很多人註定是要賠本的。“大家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儘可能降低損失,並且謀劃未來幾年的路到底要怎麼走。”付崢認爲,東南亞旅遊批發商想要在疫後的東南亞市場繼續深耕,未來有幾個機會點必須密切關注:培育並深耕新的東南亞旅遊目的地。東南亞老牌熱門旅遊目的地的已然開發過度,無論是B端,還是C端,都已經產生“審美疲勞”,大家需要更新鮮的網紅旅遊目的地。“我選擇深耕馬爾代夫的時候,這裡還少被國人所知。”付崢分析,“垂直深耕+新興目的地”,讓自己在東南亞出境遊領域立足30年。如今這個經驗依舊奏效,誰能夠挖掘出一個新目的地,並將其培育成網紅,誰就能夠在下一個30年,盡享紅利。開發年輕人喜歡的自由行新產品。今年3月,付崢去東南亞考察市場,發現飛機上滿滿當當,自己還一陣興奮,仔細觀察後卻發現,飛機上沒有一個人是報旅遊團的,都是自由行的消費者。“儘管我是做團隊遊批發業務起家,但這樣的趨勢倒逼我必須去加大對新產品的研發力度。”付崢認爲,守着自己擅長的這點老業務或許餓不死,但最後一定會被時代淘汰。因此,開發更多小包團、私家團等爲代表的新產品,將是自己未來一段時間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業之間多“合作”少“競爭”。東南亞出境遊這塊肥肉,歷來是引發同業之間激烈的競爭,甚至是瘋狂內卷。付崢希望,疫情之後,整個市場大環境發生劇變,在這個紅海市場如果大家還是沿着老路子走,已經不合時宜。同業之間應該更多講求合作和協調,共同讓這個市場有序發展。例如,既然包機資源已經過剩,大家首先還要想的是如何一起合理消化這些存量資源,而不是再去盲目引入新包機資源。“旅行社原本就是一個微利的行業,又被疫情摧殘了三年。疫情之後,我們需要換個活法,沿着老路走,只能越走越落幕,希望東南亞旅遊批發商們,能夠共勉。”付崢最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