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開放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

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一位畢業於名校的父親因兒子語數外成績都只有60多分,陷入深深的焦慮與自我反思之中,甚至挑燈夜讀教育心理學相關書籍。其實,這類新聞並不少見,我們不時能從媒體上看到家長因輔導孩子做作業而被氣到的案例。

其實,成績的好壞不該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對於一些自身學歷較高、事業有成的父母來說,自然希望子女能夠繼承自己的優秀品質,甚至超越自己;但人生本來就不是複製、粘貼,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長,並非所有孩子都能成爲高學歷的社會精英。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同樣具有創造價值的能力,同樣應該擁有享受幸福人生的權利。

以更開放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對不少家長來說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家長應積極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別過分追求分數和名次,試着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尊重孩子的個性差異,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與成長節奏,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鼓勵孩子嘗試、發現自己熱愛的事,探索擅長的領域,讓他們在自己熱愛並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

以更開放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也是家長與自己和解的過程。家長當然需要對孩子的學習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但這應當建立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而不該是簡單的指責和命令。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長,家長或許會發現孩子身上很多此前未曾注意的閃光點。

在幫助家長轉變觀念過程中,學校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各級各類學校應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加強家校互動,及時分享孩子在校的表現和需求,與家長共同制定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和成長方案。學校可以組織各類家校合作活動,如親子閱讀、家庭教育講座、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家長更多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增進親子關係,同時爲家長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教育效果。

以更開放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每個人都有義務貢獻一份力量,營造更加寬容的社會環境,爲盲目追求高分和學歷的觀念降溫,鼓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理念。

以更開放的心態陪伴孩子成長,是不少父母重塑教育觀的重要一步,也是作爲“父母”這個角色需要繼續學習的必修課。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父母的自我反思,更需要的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爲孩子提供健康友好的成長環境,引導孩子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與獨立的生活能力。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2日 第02版

作者:程廣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