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素行不良 賠上終身學術成就
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委謝曉星涉及性騷擾女下屬,引發頂尖學者操守問題的討論。(本報資料照片)
過去學者或教授若在研究或教學上有出色表現,就會受到學生或社會的敬重,但隨着社會變遷,一般大衆看待優秀學者或教授的標準已經大不同,如果他們素行不良或個人操守欠佳,不但會賠上自己的學術成就,而且被人所唾棄。
臺大教務會議日前通過「論文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修正草案」,新增若指導教授對研究生有不當行爲經學校性平會決議成立時,研究生能主動終止指導關係。
對學生來說,指導教授是他們的學習對象,甚至可以指引人生方向,地位相當崇高。但臺大通過「論文指導教授與研究生互動準則修正草案」,指導老師若素行不良,學生可以棄他們而去。
此外,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委謝曉星日前涉及性騷擾女下屬,教育部近日修正發佈《設置學術獎辦法》及《設置國家講座辦法》,得獎者若涉及性騷擾或性侵害,將撤銷或廢止他們的獲獎人資格,並追回或停止撥給個人獎金。
謝曉星曾經得過學術獎及兩次國家講座主持人殊榮,算是國內頂級的學者,但教育部這次修改規定,以後不管學者的學術表現多傑出,只要涉及性騷擾或性侵害,就會撤銷他們的學術榮譽及追回獎金。
在外界壓力下,臺大及教育部先後修改規定來約束學者,由此可以發現,現在一般大衆認爲的傑出學者,不只是要在研究或教學上做得好,言行也不能出軌,才足堪成爲學生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