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社論:必須高度重視美聯儲降息放緩的信號

應該爲複雜的外部條件做好各項積極準備。

美東時間12月18日,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從4.5%至4.75%降至4.25%至4.5%,至此美聯儲歷經三次降息,合計降幅爲100個基點。

本次降息會議,美聯儲還調降了隔夜逆回購利率30個基點至4.25%,持平於這次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的下限,而給市場帶來顯著衝擊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目前接近或已達到放緩、暫停降息的節點。

當前美國經濟的韌性、美國新政府政策對經濟的影響等,都將成爲美聯儲的新決策變量。

特朗普新政府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影響是顯著的,其允諾的減少監管、爲提高政府效率簡政放權、更大力度的減稅政策以及關稅政策等,都將給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對此,不論是美聯儲,還是各類金融機構和主要市場主體,都在密切關注和推演特朗普新政府的政策實施路徑,以及市場的響應-反饋機制,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組合和風險緩釋政策。

目前市場基本形成了一致性預期,即美國經濟可以支撐一段相對長時間的高利率,這意味着美國相比其他國傢俱有容忍更高邊際成本的能力和意願;而對全球其他國家來說,與美國利差維持的時間越長,其需支付的代價就越高,其他國家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的能動空間就越窄,宏觀微觀的決策難度也會越高,越需做好風險平衡。

這是因爲美國持續維持高利率,將擡高國際金融市場的無風險利率,這將拉高其他國家的融資成本,給其他國家帶來更高的風險敞口,全球資本和資金流向美國將可能是大概率事件,這會加劇全球美元流動性風險。

因此,美聯儲維持利率中樞越高,停留時間越久,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就會越大,全球金融市場發生黑天鵝事件的概率也會越高。對此,中國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在中國外匯儲備和境外投資多元化之下,非美元資產在外儲和經濟投資佔比的結構特徵,直接影響着中國外儲和境外投資的風險敞口分佈特徵,以及中國跨境流動性管理的邊際成本。

其實,當前中美存在較大利差下,市場預期央行降準降息還有空間,主要受益於中國在資本項目的管理制度,資本項目下的可管控如同一道風險防火牆,沖淡了中美利差的衝擊,同時中國充足的外匯儲備,使國際金融機構不敢貿然利用中美利差來興風作浪。因爲充足的外匯儲備和不完全自由兌換的資本項目管理制度等,既擡高了國際資本炒作的邊際成本,又阻滯了國際資本進行風險傳導操作的可行性。

這並非說中國不需支付成本就可抵禦外部衝擊。當前中國國內承受的邊際成本主要集中在財政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和信用緊縮等方面,這是因爲低利率政策儘管降低了融資成本,但較低的利率難以有效覆蓋經濟社會實際運行的成本和風險敞口,導致市場主體不願融資進行信用擴張,帶來了國內持續的有效需求不足,我們還需要關注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釋放的基礎貨幣,是否能夠真正有效注入實體經濟中。

爲此,針對美聯儲的降息暫緩策略,中國需提前做好積極的應對。就外部衝擊而言,必須在匯率與外匯儲備上做好優先級的可信度排序,明確將維護外匯儲備的穩定放在更加優先的位置;同時,在外匯儲備結構上,提高跨境投資資產的可變現能力和流動性管理能力,儘可能降低外匯儲備資產的投資久期。

就內部而言,當前需在更加積極財政政策的“更加”上尋求緩解有效需求不足的方案,可資參考的策略是放鬆政府赤字,並將赤字融來的資金以轉變成消費資源爲主要方向,如充實社保基金、醫保基金及其他社會公共福利體系,爲企業和居民的未來提供確定性保障,同時也增加了居民的即期可支配收入,這將極大釋放財政的消費槓桿效應。

誰知造物者,禍福相倚伏。美聯儲降息暫緩釋放出的信號,對於我國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挑戰,但危機處總孕育着機會,真正集中資源幫助企業和居民修復受損的資產負債表,就能清除有效需求不足的霧霾,提高中國經濟抵禦外部衝擊的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