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智能辨識農耕地景 臺灣在韓國首爾國際發明獎得銅牌
以AI辨識農耕地景。(圖/特生中心提供)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5日指出,與雲林科技大學共同研發,運用無人機拍攝一年4季的農耕地影像,首創人工智慧影像辨識技術分析農耕地景的分區類別,獲得2022年亞洲最大發明展「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的銅牌獎。
特生中心表示,「韓國首爾國際發明獎」爲全球重要發明競賽展之一,2022年共有27國參賽,總計627件作品同臺競賽。特生中心與雲科大以「無人飛行載具結合人工智慧應用於農耕地景辨識」爲主題,參加電腦科學類別之競賽,獲得銅牌獎,展現特生中心創新及跨領域的量能。
農委會表示,近年來積極推動農田生態研究計劃,期待藉由兼顧生態環境的友善耕作,提供給野生動物安心的家。特生中心承辦相關計劃,自2021年起爲期2年,以慈心大自然莊園等農耕地爲試驗對象,跨域結合無人機進行農地生態地景建構的研發工作。
特生中心並首創以人工智慧將空拍農耕地景的俯視照,透過神經網路學習,自動將農場上的地景分類成生態區、生產區、生活區及其他等四大區,其下又細分水田、旱田、混淆林、草生地、裸露地、建築物、水域、浮水植物、果樹等9類。
特生中心表示,在目前有限的空拍影像樣本下,人工智慧辨識率已可達55%,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相信隨着樣本數的增加及預測模型的改善,未來辨識率勢必能顯著提升。
農委會指出,無人機運用越來越廣泛,此研發技術運用於具多樣性農耕地景的分類及辨識,除了是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利器外,也能提升農地生態的加值效益。日後智能科技的運用,將可提供農業場域綠色給付需要的各項生態認證根據,創造農業產值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