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促更完善配套 學者稱再生能源目標難成
七股區漁電共生案場。(寶智華攝)
雲林縣政府對綠能核發許可喊卡,盼中央明定規範,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樑啓源表示,臺灣糧食自給率僅30%,即使是漁電共生、農電共生都會造成環境衝擊,所以必須做總量限制以及環評。綠能業者也期盼中央儘快訂出更完善的配套,否則苦的是夾在中間的業者,並會打亂未來產業佈局,「沒有人是贏家」。
近年雲林紛傳官員、民代向綠能業者索賄被法辦,至今已有6案,包括2議長、1議員、4鄉長、1鄉代會主席均涉案。其中去年7月被起訴的前雲林縣議長沈宗隆,涉嫌收賄2600萬元最多,而後來當選議長的黃凱也因昔向綠電業者收賄,今年5月被收押禁見。
綠能業者指出,近年檢調偵辦綠電蟑螂,已使得不肖官員、民代不敢輕舉妄動。目前問題主要是政策面與審覈規範,若總量管制一定會造成排擠效應,且太陽能、陸上風電、離岸風電性質各不相同,要如何管制又是問題。另審覈作業沒有一定規範,公務員爲明哲保身一定會推託搪塞,業者不一定會累垮,但很容易被拖垮。
學者樑啓源指出,德國目前再生能源爲58%,未來要到80%,但德國有水力發電的資源,過去增加了15%,臺灣沒有這樣的條件;如果發展光電,就需要土地,不過,臺灣地狹人稠,沒有大舉拓展條件。
他表示,過去7年再生能源佔比從4.6%增到9.5%,但政府目標是到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達到30%,未來6年要增加20.5%到30%,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是國土的浩劫,同時也會造成農業的犧牲。
樑啓源表示,過去比利時、瑞士都說要廢核,其中瑞士更經過2次公投,考量到需要不排碳發電,最近又開始考慮重用核能,更調高核電的佔比,建議政府應思考爲何國外政府開始回頭採用核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