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輩看膩的水磨石,正在被00後當寶

對於水磨石,很多朋友可能已經陌生了。

時光倒退50年,水磨石也算席捲大江南北,從國家殿堂到尋常百姓家,都是它的身影。

但90年代後,我們就很難再看到新的水磨石地面了。

直到近幾年,它才又捲土重來,並且不限於地面牆面,“周邊”涵蓋之廣,大到桌子板凳,小到紙巾茶杯。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現象級網紅——水磨石,它究竟是如何從國民材料跌落神壇,又是怎樣涅槃重生的呢?

它的誕生

源於廢物利用

問問我們的父母輩,他們應該對水磨石印象深刻,在上個世紀80年代,那可是學校、醫院樓道的標配。

雖然現在看來有點單調土氣,但當時也算得上高檔次的裝飾藝術。

不過誰能想到它的誕生,竟然來自於「順手牽羊」、「廢物利用」呢?

時間追溯到16世紀中期的威尼斯,當地的貴族請工匠來家裡裝修,用的都是高級大理石。

昂貴的大理石,普通人家自然是用不起,那些剩下的邊角料,也被當作寶貝。

工人們下班後就會順點回家,給自家搭外牆,並且用羊奶拋光提升光澤,這就是「水磨石」的雛形。

△羊奶水磨石

沒錯,水磨石在一開始就是作爲大理石平替存在的。

到了18世紀,水泥在英國被髮明,從此一把水泥搭配一把大理石碎片,「水磨石」最經典的配方問世了。

除了大理石之外,你還可以加石英石、花崗岩、玻璃等配料,甚至大綠棒子打碎了都能碼進去,就像一杯堆滿各種碳水的奶茶,大滿足!

隨着200多年發展,上世紀初的水磨石工法已經相當嫺熟,不過當時人們用它只是圖它耐造,與顏值無關。

△早期出土水磨石

直到20年代設計師才注意到這支潛力股,能上牆下地、迷幻多變的外觀,可直可彎的可塑性,讓他們根本把持不住,也產生了非常多經典案例。

比如胡佛水壩的廣場紀念碑,底座就是一大塊嵌着星圖的水磨石地板,描繪了大壩落成時北半球的天空。

△胡佛星圖

再比如好萊塢星光大道,一條街鑲嵌了超過了2500枚五尖水磨石及黃銅星星,爲了紀念娛樂圈頂流。

△好萊塢星光大道

再往後到80年代,日本工業設計師倉俁史朗腦洞大開,用彩色玻璃碎片代替石頭作水磨石,將其命名爲“Star Piece”,並用這種材料爲他的好基友「三宅一生」設計了全世界的門店。

△三宅一生門店

1983年,倉俁史朗還爲孟菲斯集團設計了名爲「京都」與「奈良」的桌椅,沒錯就是你搜PPT模板時老看到的那個「孟菲斯」,“Star Piece”與孟菲斯「明亮、幾何、重複、高飽和」的設計理念也不謀而合,成爲80年代經典的孟菲斯風格作品。

88年,孟菲斯創始人Ettore Sottsass創辦了一本雜誌,並以水磨石的英文Terrazzo爲其命名,也足可見他對這種材料的喜愛。

△水磨石雜誌

國內印象

水磨石 = 土?

回顧國外發展,我們能發現水磨石在實用價值的基礎上,被設計師們發掘出了藝術價值。

而視野回到我們中國,水磨石更多還是停留在實用層面上。

其實早在清代,水磨石就已傳入我國了,在上海的民國老屋裡,咱們就能看到不少。

早期水磨石圖案大多是咱們傳統的吉祥紋路,隨着列強入侵,文化交融,水磨石圖案纔開始多樣化。

其中最有代表的是Art Deco風格的流行,大量簡潔強調線條的水磨石圖案出現在洋房裡,現在看來依然挺時髦。

△早期吉祥紋路

隨後便是建國初,一切百廢待興,重建材料的選擇又非常侷限。

鋪地的材料,既要防水又要耐磨,能選擇的只有大理石、花崗岩等石材或者水泥。

水泥裝飾性差、容易開裂,不是上佳之選。

石材無論是價格還是切割運輸都非常貴,只在毛主席紀念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等重要場所纔有使用。

△人民英雄紀念碑

說句題外話,瓷磚在當時價格高,外觀也非常資本主義,能生產的廠家基本都噶了,剩下能用的只有樸實無華的小白磚。

但受限於技術,那時候的瓷磚非常脆弱,下地一踩就裂,小顆的馬賽克倒是能解決這個問題,可鋪貼又太麻煩了,只適合小面積使用。

領導們思來想去,乾脆Remix一下,做水磨石吧,比大石頭便宜,還比水泥地好看。

於是在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等國家十大建築工程中,水磨石都是當之無愧的C位。

北京地鐵1號線也同樣鋪滿了水磨石,經歷了60多年新老社畜的踐踏,變得有些污損黯淡,但依舊堅挺。

漸漸地,水磨石作爲公共空間材料全面推廣,在醫院、學校、公園、政府等單位遍地開花,這也導致了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一提到水磨石就跟這些地兒綁定,覺得難看又廉價。

儘管我們現在對水磨石「愛理不理」,在當年即便是作爲「大理石平替」,人們還是有點「高攀不起」,一般的居民樓爲了儘可能省錢,都用不上要現場澆築的水磨石。

直到七八十年代,以蘇聯大板樓爲代表的裝配式建築鋪開,水磨石可以提前在工廠澆築,切割打磨好後切塊運到現場鋪設,水磨石這才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室內主要用於窗臺石、廚房檯面,那個年代國內可沒有櫥櫃這種東西,連竈臺都是用水泥搭起來的,水磨石作爲家中爲數不多有裝飾用途的材料,刻進了中國人民的DNA。

這也是爲啥現在父母輩的人嫌棄水磨石都會說:“這玩意都是我們過去陽臺跟廚房用的,土!”

另一個敗好感的原因是:在改開初期,行業相當混亂,很多非常粗劣的產品也流入了市場。

孔隙多,容易裂,吸水率大,拖把拖幾遍就發臭,顏色也報看,光澤暗淡,灰紅灰綠的,debuff疊滿,劣幣驅逐良幣,水磨石的口碑垮了不少。

98房改後,房地產帶動了更多建材井噴,大量毛坯房需要人們自己花錢裝修,國內瓷磚技術也日益成熟,能下地的材料終於有了更便宜、施工更簡單的選擇。

中國建材經歷了一輪產業升級後,水磨石被打入甘露寺,開始閉關修煉。

這就是水磨石的前半生,怎麼看都是個「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故事,可誰能想到20年後,前浪會化作海嘯,再次席捲裝修乃至整個設計界呢?

水磨石圖案

重新流行

時間來到2014年,在家居行業地位堪比巴黎時裝週的

米蘭國際傢俱展上,英國設計師Max lamb與材料設計工作室dzek合作,設計出來的一種新型水磨石大放異彩。

它將三種更大塊的意大利大理石碎片,與5%的聚酯樹脂混合,造出來的新石材比天然大理石堅固,色彩也更夢幻,白色看起來就像牛軋糖,黑色更像芝麻糖。

△14年米蘭傢俱展

Max lamb將其命名爲Marmoreal,接下來的幾年裡,Marmoreal瘋狂入侵歐美廚房,傳統檯面材料在它的美貌下黯然失色。

時尚界也站在水磨石復興計劃的前列,同爲14年,Valentino於紐約、羅馬的旗艦店先後開業,由極簡主義設計師David Chipperfield操刀。

店面運用了大量水磨石元素,並搭配大理石、黃銅、橡木等,暴露材料原始的材質,又能很好的襯托出陳列品,整體烘托出一種優雅雋永的氛圍感。

△華倫天奴羅馬、紐約門店

自此,水磨石在高端時尚圈廣受追捧。

馬拉喀什的YSL博物館,整體建築用當地的赤陶土、混凝土與大地色水磨石築成。

意大利頂奢Valextra,也邀請Max lamb本人設計香港店面。

《布達佩斯大飯店》導演韋斯·安德森,與PRADA合作設計了復古咖啡廳Bar Luce。

到了2017年,建築界奧斯卡意大利博洛尼亞展上,更多水磨石元素的傢俱賺足了眼球。

△2017博洛尼亞

這股風潮在同年立馬吹到國內,在17年的佛山秋季陶博會中,水磨石瓷磚也成爲每家企業的主打產品。

所以,水磨石的流行並不是大家突然集體懷舊,而是設計先鋒們率先引領的預謀。

大衆市場對流行的接受需要經過前沿的消化,水磨石在高端圈層活躍了四五年,這陣風才刮到你我身邊。

17年-18年,水磨石在國外小紅書“Pinterest”上的搜索量激增316%,這也與我們印象中水磨石大火的時間相符。

相比我們過去看到的質樸,現在水磨石花紋更加靈動俏皮,給空間帶來跳躍的視覺觀感,就像「成年人的彩色紙屑」。

更值得玩味的是,水磨石似乎已經成爲了一種潮流風向標,除了建材之外,也在向其他領域輻射。

我們能看各類水磨石花紋的傢俱、服飾、絲巾,小到餐巾紙、吸管、碗盤,甚至美甲,擱哪都能印,比supreme都能聯名。

肯定有朋友Get到了:與其說是水磨石的翻紅,目前的狀況更像是「水磨石圖案」的重新流行。

關於水磨石

的一些建議

經典水磨石很難成爲家裝的第一選擇,它是用石材與粘合劑現場澆築的,一次成型很難更改、也貴,更適合工裝。

如果大家對水磨石元素感興趣,想爲家裡增加點不一樣的視覺效果,這裡給到大家一些建議。

搭配技巧

水磨石是一種具有強烈性格的材料,就像皮革、不鏽鋼、玻璃給人帶來精英的高冷質感,皮草、黃銅、大理石會給人帶來戲劇的典雅高貴,水磨石更多的是親切,是舊時光的印記。

能讓你聯想到的,是田園的碎花、林裡的木屋、潔白的沙灘、深邃的曠野、糖果的甜蜜,存在感很強,稍有不慎就會搶走其他材質的風頭,所以如果你想要拒人千里之外的高級感,就得慎用水磨石。

那麼,怎麼搭配呢?水磨石雖然花式多樣,但可分爲大小顆粒兩派。

小顆粒的水磨石裡,石材是配角,我們首先注意到的還是底色,因此可以大面積使用,再用素淨顏色的瓷磚或者乳膠漆壓調。

而大顆粒強調色彩碰撞,更適合純色空間以它爲點睛。

But,水磨石雖然好,卻並不適合全屋通鋪,過了頭就是鄉土。

看上個世紀的翻車案例,小小的衛生間整得像洞穴一樣陰暗,即使是現代感強的水磨石,也不好照葫蘆畫瓢全套搬進家裡。

設計師案例是強調材質與造型本身,就像高定時裝,雖然高級,但也沒幾個人敢穿出街。

選材與施工

現在市面上的「水磨石」其實是三種東西——現澆水磨石、預製水磨石、水磨石圖案瓷磚。

首先如果你是原教旨主義者,想用上真正的水磨石,需要準備充足的預算。

原教旨有兩種做法:現澆與預製。

雖然我喜歡現澆水磨石如魔法般的製作過程,但真的不推薦你在家裡折騰,打磨與拋光過程會產生大量的粉塵與廢水,物業容易找上門,一旦看膩或者出現問題,維護成本也極高。

△現澆

預製水磨石相對來說方便很多,但也不會很省錢。材料本身價格不貴,可加上運輸、鋪貼、打磨、維護等,價格也得400左右一平了。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預製水磨石最後打磨出來的效果和你挑選時的完全不同,問商家要打磨好的效果圖再決定。

△預製

如果你只是喜歡水磨石元素,想試試水磨石瓷磚(巖板),那我就得說點你不愛聽的了。

水磨石最大的魅力是隨機性,而瓷磚是流水線、標準化的產物,兩款產品本質就是完全矛盾的,這也是爲什麼很多朋友貼水磨石瓷磚會翻車。

△水磨石的隨機性

每種材料都有每種材料的特性和魅力,應該匹配它自己獨特的設計語言。

如果你不接受木地板的缺點,就選擇更適合瓷磚去表達的花色,而不是讓瓷磚去模擬木地板,它模擬不出木材的舒適自然,也模擬不出木材獨一無二的肌理。

△水磨石瓷磚

回到水磨石本身,儘管我不建議,但如果你真的想貼水磨石瓷磚,就得跟着真正水磨石的特性來。

別選小塊磚、也別買版式單一的,拼出來接縫多,圖案也規律分佈,倒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

要選就選大塊的、花紋隨機性大的,豎着貼,兩塊就能到頂,美縫選與底色相近的顏色,外觀就融爲一體了。

除了牆面、地面外,檯面、水槽、吧檯都非常適合使用水磨石點綴,水磨石整體硬度韌性都很好,防滑易清潔。

本質上我們用的石英石臺面,也是水磨石的一種,只不過是把大理石換成了石英石顆粒,把水泥換成了樹脂。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用樹脂基的水磨石做成檯面,而且如今的水磨石結構更細密,不像以往滴幾滴醬油都會滲色,更安全衛生。

軟裝層面,現在市面上有諸多水磨石材質的餐桌、椅子,燈具等可供選擇,也很易於搭配。

再小一點,買個水磨石的花瓶、燭臺、餐具、托盤、杯子、掛鐘,都能爲你的空間增加很多樂趣,隨意搭配就能成爲家裡你愛不釋手的小角落。

水磨石是我最喜歡的材料之一,它可簡約內斂、也可熱情奔放,可溫潤如玉、也可粗礪張狂,簡簡單單,但能細品很久。

這個材料18、19年在整個設計圈爆火,也出現了非常多跟風、讓人眼前一黑的搭配。

現在熱度下來了,大家也趨於冷靜,用的人會視若珍寶,不喜歡的人也不願一瞥。

水磨石從一款被歷史遺忘、到翻紅,再到沉澱下來的雋永的材料,成爲大家裝修時的一個備選項,大家需要用的時候也真的會想起它。

在我看來,這纔是一次「流行」真正走向成熟的時刻。

比起當下時興的「多巴胺」「美拉德」等營銷驅動的所謂流行趨勢,我更喜歡看到水磨石這款經典藝術的涅槃重生,它不是人們單純的懷舊或者時尚輪迴,每次迴歸它都會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意。

我討厭給板材取花裡胡哨的新名兒賣高價,討厭換個包裝就回來招搖撞騙的工業垃圾,討厭不思進取單靠壟斷就能混得風生水起。

相比之下,水磨石從一把水泥、一把石子,迭代成如今的百花齊放,其中凝結的,是設計師與手藝人的無盡想象力,天馬行空,但內核卻又單純質樸。

那是「創新」,是我們不能丟的東西。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別忘點一個“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