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政策迴應通膨躊躇不前 陳南光:疫後最大隱憂
學者央行副總裁陳南光13日於劉大中教授紀念研討會專題演講。(圖/陳碧芬)
學者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強調,臺灣過去20年來都處於「很低」的通膨,甚至還有一段期間在通縮邊緣,但近期發生在全世界的通膨上升趨勢,源自穩定通膨的結構因素已然發生鬆動,尤其各央行的貨幣政策向來定錨「抗通膨」,聯準會、歐洲央行甚至透過修改貨幣政策架構,對外釋出將容忍更高與更持久通膨的訊息,由於貨幣政策在「通膨預期定錨」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膨預期卻說變就變,一不小心,就會引發真的通膨」,央行一直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將引發更大的危機!
陳南光繼9月公開投書揭露近期的通膨不是短期現象, 13日再於劉大中教授紀念研討會上,專題演講「『消失的通膨』何時再現? 」。實際上,主計總處和央行不太愛聽到外界講通膨,總認爲是短期現象,陳南光說,基於學術研究用更長期的時間觀察通膨議題,會發現「這次不一樣了!」,因爲新冠疫情使得全球大環境的傳統結構已在改變。
主辦單位劉大中先生教育文化紀念基金會董事長許嘉棟表示,目前央行的政策利率,即重貼現利率和市場利率嚴重脫節,市場上充斥太多遊資,使得股市和房市等資產價格一直在上漲,央行卻不能不顧及全球水平恣意大步升息,央行貨幣政策在抗通膨議題上無法發揮功效。此次的劉大中教授紀念研討會以「疫後大通膨時代即將來臨?」爲主題,就是學研界應學習劉大中先生對臺灣經濟長期發展的投入,提醒各界關切疫後所面臨的新情勢。
陳南光指出,央行長期以來的貨幣政策在「通膨預期定錨」扮演重要的角色, 現在的問題是,央行抗通膨的公信力正在削弱,可能動搖民衆長期以來的通膨預期定錨。在疫情導致供需混淆、碳排放管制等新情勢,接下來主要央行如何應對上升的通膨預期,至關重要。 然而主要央行涉入金融市場的運作已深,再加上已累積龐大的政府與民間負債,央行政策迴應通膨顯得躊躇不前。
他強調,人們對於通膨預期的形成、貨幣影響物價傳遞,以及通膨觸發機制的轉變,「瞭解仍然有限」,建議央行應該密切關注通膨預期的變化,不應輕易將通膨定錨可能流失的跡象,斥爲暫時性的干擾。深入研究與調查極爲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