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佈拒收現金處罰案例 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

人民網北京5月7日電 (黃盛、實習生張欣怡)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就8起行政處罰和7起未予處罰典型案例予以公示。

公示的案例顯示,辦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單位,保險公司、快遞公司等各類經營主體,尤其是各類提供“面對面”服務的經營主體,不得以“資金統一管理”“業務環節多”“途中容易遺失”等理由拒收現金。

據介紹,近年來,受支付方式快速變遷、消費模式不斷創新等因素影響,經營主體收現意願有所下降,拒收現金現象時有發生。爲保障社會公衆現金支付選擇權,中國人民銀行緊緊圍繞提升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的現金支付便利性,切實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系統優化現金使用環境,紮實開展整治拒收現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其中,2018年起,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等建立跨部門會商機制,共同完善現金收付管理要求,推動解決大型商圈、旅遊景區、度假區、文博場所、餐飲住宿、交通樞紐、醫院等民生、涉外場景現金收付痛點堵點問題。

2023年10月起,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開展爲期半年的專項整治工作,在強化監督管理的同時主動開展全面摸排、宣傳引導工作,不斷提升銀行金融業現金服務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羅銳在去年底舉行的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組織商業銀行,藉助公共交通、廣播電視、互聯網平臺等渠道,以現場集中宣傳、商戶上門宣傳、“人民幣現金日”專題宣傳、線上宣傳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工作,不斷強化公衆現金法償觀念,提升經營主體守法意識;對公衆關注度高、影響範圍大的違法主體實施處罰並公示曝光,對公衆關注度較低、影響範圍較小的小微違法主體實施警示教育。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對8起拒收現金法人主體實施行政處罰;覈實124起情節輕微、及時改正、初次違法並未造成危害後果的拒收現金行爲,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未予處罰。

“現金服務是最基礎的金融服務,在滿足人民羣衆生產生活需要、服務實體經濟、維護金融穩定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羅銳表示,現金是國家法定貨幣,是最基礎的支付工具,是向全社會提供的基礎公共產品,追求的是社會效益最大化。現金支付對於實現金融普惠和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現金在維護貨幣和金融體系穩定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現金對電子系統依賴較小,不受系統故障、電力中斷等意外事件影響,在應對自然災害、穩定市場預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保障作用。

另據瞭解,2024年3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進一步明確堅持現金兜底定位,並強調更好保障消費者支付選擇權。

中國人民銀行對此表示,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實施,細化具體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要加強宣傳推廣,大力宣傳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的重要意義、相關政策措施,提升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對境內支付服務的認知度;要建立督導機制,對重點地區、重點銀行及支付機構、重點商戶等進行明察暗訪、督促指導,確保各項工作安排實抓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