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等五部門發文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 支持符合條件種業企業上市
財聯社8月5日訊(記者 高萍)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再加碼。中國人民銀行今日發文稱,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佈《關於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
《通知》提出,實施五大專項行動,並強調,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支持涉農企業發行融資工具,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資金投入等。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據瞭解,截至2024年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60萬億元,同比增長12.1%,高於各項貸款增速3.1個百分點。2023年以來,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2500億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截至5月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餘額分別爲6718億元、16803億元,再貼現餘額爲5931億元。
實施金融服務鄉村產業發展等五大專項行動 創新金融支持農文旅融合模式
《通知》提出,實施五大專項行動,一是實施金融保障糧食安全專項行動,拓展糧食生產、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場景,創新高標準農田和設施農業建設的融資模式,深化種業振興和農業科技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上市、掛牌融資和再融資。
二是實施鞏固拓展金融幫扶成效專項行動,繼續落實對重點幫扶縣的差異化金融支持政策,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研究謀劃過渡期結束後的常態化金融幫扶機制。紮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
三是實施金融服務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行動,運用信貸、債券、股權、租賃等融資渠道,拓寬抵質押物範圍,盤活農村資產資源,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農民增收致富。積極對接縣域物流配送中心等項目融資需求,挖掘農村地區流通節點數據要素作用,助推供應鏈資金流、商流、物流深度融合,促進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
四是實施金融支持鄉村建設專項行動,開發人居環境貸款產品,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生態文明建設金融支持。強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金融保障,支持縣域城鄉融合發展。五是實施金融賦能鄉村治理專項行動,創新金融支持農文旅融合模式,促進金融服務與弘揚和培育良好家風鄉風融合。加強農村基礎金融服務,健全鄉村振興領域數字一體化平臺,整合涉農信息,支持數字鄉村建設。
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60萬億元 同比增長12.1%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信貸政策指導,建立完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近三年涉農貸款投放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末涉農貸款餘額43.21萬億元,比年初新增4.57萬億元,同比增長10.9%。2022年末涉農貸款餘額49.25萬億元,比年初新增6.22萬億元,同比增長14.0%。2023年末涉農貸款餘額56.60萬億元,比年初新增7.43萬億元,同比增長14.9%。
整體看,當前涉農貸款呈現“總量擴、佔比升、利率降”的特點。截至2024年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60萬億元,同比增長12.1%,高於各項貸款增速3.1個百分點。佔比方面,截至5月末,涉農貸款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爲25%,較2021年末提升2.1個百分點。前5個月涉農貸款新增3.6萬億元,佔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爲31.4%,較2021年全年水平提升6.8個百分點。
利率方面,5月,金融機構新發放貸款利率3.67%。其中,企業貸款利率3.7%,較2021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9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低位。分類看,截至5月末,農村貸款、農業貸款、農戶貸款餘額分別爲50.3萬億元、6.4萬億元、17.7萬億元,同比增長12.5%、14.2%、10.7%;餘額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分別爲20.9%、2.6%、7.4%,較2021年末分別提升1.7個、0.2個、0.3個百分點。
2023年以來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2500億元
《通知》強調,發揮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激勵作用等。業內人士認爲,中國人民銀行始終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結構、價格引導功能,爲推進鄉村振興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其中,在總量層面,2021年以來7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合計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超5萬億元,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對“三農”領域實施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政策,包括: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執行5%的最優惠存款準備金率;對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執行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達標縣支行、未達標縣支行享受的優惠幅度分別爲3個、1個百分點。
另外,在結構層面,通過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激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涉農信貸投放,並不斷調整優化工具措施和政策額度,更好發揮牽引帶動作用。2023年以來,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2500億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並將實施期限延長至2024年末。截至一季度末,累計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激勵資金554億元,支持其增加普惠小微貸款3.3萬億元;截至5月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餘額分別爲6718億元、16803億元,再貼現餘額爲5931億元。
此外,在價格方面,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中國人民銀行於2019年8月推動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制,所有金融機構貸款定價均在LPR基礎上加減點形成,暢通政策利率向市場利率傳導渠道。2023年以來,引導公開市場操作和MLF中標利率分別下降0.3個、0.45個百分點,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降低0.3個、0.45個百分點。
截至6月末 金融機構累計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1672.5億元
《通知》還強調,鼓勵金融機構發行專項金融債券,支持涉農企業發行融資工具,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資金投入。加強產業、財政、金融政策協同,暢通政銀企融資對接服務鏈條。各金融機構要持續優化服務機制,實現資源向縣域傾斜,更好滿足各類涉農主體多元化金融需求。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緊緊圍繞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融資需求,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針對性創新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更精準、更有效和更可持續的方式,提升金融供給與鄉村振興發展需求的適配度。
直接融資產品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拓寬可貸資金來源。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鄉村振興票據,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流入農業農村。截至2024年6月末,支持金融機構累計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券1672.5億元;支持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68家企業發行鄉村振興票據2192.52億元,其中用於鄉村振興領域金額1017.35億元。
政策信貸產品方面,發揮已有政策產品效能,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等政策實施力度,穩妥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質量監測和續貸展期管理。2023年以來,聯合相關部門將個人、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上限分別由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將本專科生、研究生每人每年助學貸款額度上限提高4000元分別至16000元、20000元,更好滿足脫貧人口、農民工、大學生等重點羣體發展生產、就業就學需求。截至2024年3月末,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餘額1955億元;創業擔保貸款餘額2935億元,助學貸款餘額餘額2129億元。
多樣化信貸產品方面,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強化信用信息共享運用,精準對接各發展階段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拓寬農村資產資源作爲抵質押物的範圍,規範推廣供應鏈融資、主動授信、隨借隨還等模式,更好滿足涉農主體融資需求。
強化統計監測與考覈評估 繼續支持有基礎、有意願地區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點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加強與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的溝通合作,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及時總結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做法成效,強化統計監測與考覈評估,推動五大行動落實落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能力與水平,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據瞭解,中國人民銀行在強化政策引導和工具運用的同時,注重對政策實施效果的跟蹤監測和評估督導,及時督促金融機構改進完善金融服務,形成工作“閉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
完善涉農貸款統計監測方面,爲全面反映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發放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從農業、農戶、農村等維度統計涉農貸款的投放情況,有效服務信貸政策決策和評估。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多次完善《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以適應服務“三農”金融產品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
健全考覈評估機制方面,2021年以來,聯合金融監管總局對金融機構按年度開展服務鄉村振興考覈評估,壓實金融機構支持“三農”和鄉村振興的責任,推動金融機構改進完善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升鄉村振興金融服務質效。同時,強化考覈評估結果運用,明確金融管理部門將把評估結果作爲履行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市場準入管理等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職能的重要參考。
中國人民銀行還表示,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領域傾斜,持續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現代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能力和水平。
一是完善機制。不斷優化完善政策體系,加強頂層設計,推動金融系統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的支持。引導不同類型金融機構結合自身職能定位、業務特色深耕“三農”領域業務,持續完善業務結構。加快健全大中型銀行“三農”金融服務專業化工作機制,強化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支農支小定位,分省分類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化險。
二是擴大總量。加大再貸款再貼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引導金融機構擴大鄉村振興信貸投放。支持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小微、綠色金融債券,拓寬可貸資金渠道。保持脫貧地區信貸投放力度不減。更好發揮金融與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工作合力,有效分擔金融機構涉農信貸風險,形成可持續的金融支持長效機制。
三是突出重點。聚焦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市民、脫貧人口等重點羣體,強化金融資源傾斜,豐富金融服務場景供給。繼續支持有基礎、有意願的地區開展普惠金融改革試點工作。發揮綠色金融引領作用,豐富林業碳匯金融產品,支持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實施力度,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
四是強化服務。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單設服務通道、單授審批權限、單獨資金定價,提高涉農主體融資服務可得性和適配性。大力發展農村數字普惠金融,深化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強化科技賦能,促進資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深度融合。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增強農村居民金融服務獲得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