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元智「認證」!語感好、語言能力佳有利AI應用 人文學科不孤單
近年如坊間的語言學習系統已不再使用真人對話,而是讓學生和AI練習口說,但背後還需要語言人才訓練AI、給予教材校正,都需要人文社會學科專才的幫忙。記者林澔一/攝影
近年公、私立大學多配合產業趨勢讓人文社會學科生也能接觸人工智慧技術。學界指出,近年如坊間的語言學習系統已不再使用真人對話,而是讓學生和AI練習口說,但背後還需要語言人才訓練AI、給予教材校正,相信未來應用更趨多元,都需要人文社會學科專才的幫忙。
國科會去年整合產學研力量,研發國內生成式AI對話引擎「TAIDE」,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團隊則以TAIDE爲基礎,再推出臺客語TAIDE大型語言模型並加上語音AI介面,發展臺客語對話機器人,具備華、臺、客語、英語等聽說讀寫能力。
陽明交大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廖元甫表示,現在坊間已能看到外語口說學習對象不再是真人,而是學生開始和電腦對話練習口說,不只華人學英語,外國人學華語亦然。重點在於必須讓AI先學會語言、置入語言資料,工程師可以從事技術層面,但內容和教材則需要專業的人文學科語言人才幫忙。
廖元甫指出,近年如臺師大華語中心的校友,便以此創辦了專門教導外國人學中文的語言平臺,代表技術確實能落地應用甚至開設公司。
元智大學資訊管理系主任禹良治指出,人文社科領域學生修讀相關AI課程,一是希望轉職,但也發現多數學生是想具備AI素養再延伸應用。又資料需經過標記再讓電腦學習,而文學院、人文社科院的學生語感好,可正確教導AI識別語法結構,產生資料訓練。
禹良治談到,AI時代下,系統背後的資料訓練、處理纔是王道,屆時各行各業都可能需要相關人力,且臺灣也釋出自行研發的大型語言模型TAIDE,TAIDE只要經過資料訓練後微調即可用於各行各業,並持續優化、讓其更利於使用,相信人文社科領域的學生都有望加入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