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人老了,走不動了,即便子女再孝順,有三件事也要守口如瓶

文/仲念念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楊絳女士是我國著名的百歲老人,文壇永恆不滅的巨星,她在世時書寫過無數佳作,留下了充滿魅力的一生,給許多讀者樹立了榜樣。

在所有的文學鉅著中,我最欣賞楊絳女士對於人生的態度。

她站在人生邊上,回首這一生,發覺生命匆匆而逝,外界的一切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就連兒女也不可能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對於親子關係,她永遠是那麼坦然真摯。

她希望陪伴女兒成長,卻從不願意向她汲取分毫,雖然母女倆感情甚篤,但楊絳先生始終留有分寸,從來不會過分逾越。

就是這樣的智慧,使得她成爲了女兒心中最偉大的母親,即便後來兩人遺憾分別,仍舊在雙方心裡留下了最溫暖的記憶。

從楊絳女士的身上,我們能學到爲人處世的智慧,更應該明白,越是深愛子女越應該約束自己。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要守口如瓶。

這樣既會讓子女們更加幸福,也會讓老人們更加滿足。

01:對子女的怨恨要守口如瓶,以免破壞親子關係

隨意說出口的惡言,看似沒有分量,卻像一把把利刃,刻在父母與子女身上。

在本該美好的童年記憶裡,許多孩子卻只能想到父母對自己的謾罵怨恨,連最親近的人都是如此,他們又如何去熱愛這個世界呢?

以前養育孩子,只是讓他們吃飽喝足,但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應該意識到,更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無論父母對於子女有多少怨恨,都要咽迴心裡。無論孩子是否有錯,父母都要善於引導與溝通,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三觀。

打罵沒有任何意義,只會加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裂痕。別等到以後子女們漸行漸遠,才後悔當初傷害了他們,那時就晚了。

02:對子女的好要守口如瓶,不要爲子女施加太多壓力

很多父母總隨隨便便說起自己爲子女做出了多少的貢獻,他們本意是希望子女感恩,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愛應該潤物細無聲,而不是父母一遍遍強調,讓孩子不得不面對,並形成巨大的壓力。

如果孩子始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那麼他們會認爲父母對自己的愛是強制性的,並時時刻刻渴望回報。

當愛變成了如此公式化的內容,就已經失去了意義,如果父母想拉近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不妨改變策略。

先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感恩之心,幫助他們去發掘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等到他們成爲一個能夠發現幸福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嗅到父母之愛的味道。

如此不必強制,他們自然會更加親近你。

03:對父母的埋怨要守口如瓶,以免孩子耳濡目染

每一個孩子都是白紙,父母自身的言行纔將他們打磨成後來的樣子。

生來善良的孩子們不懂得何爲不孝,他們只是見過了父母抱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樣子,才耳濡目染、有樣學樣。

父母無意之間的言行,毀掉了孩子的認知,這纔是最可悲的事情。

身爲父母成爲一個孝順的人,纔會培養出孝順的孩子。

當我們能夠體諒父母時,孩子們也會理解你。親情就在一代代人之間不斷傳遞,最後會成爲我們這一生最珍貴的財富。

親子之間的關係需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來積累,也需要父母們管住嘴巴,不說以上三件事。

閉嘴不是懦弱,而是守住分寸,我們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爲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活得幸福,作爲父母的我們,也會一生歡喜,這就是雙贏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