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篩檢預算增至68億 專家提醒「目前是9局下還落後」

明年癌症篩檢預算增高到68億。圖爲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院今天拍板,明年起癌症篩檢預算增高到68億元,包含放寬乳癌篩檢年齡層;子宮頸癌年齡增列25至29歲女性,並新增HPV檢測服務;試辦胃癌篩檢等,臨牀醫師與癌友團體均表示樂觀其成。衛福部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將先看執行狀況,如68億元不足,會再請行政院協助。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表示,這是非常振奮人心的進展,「我們現在是9局下半滿壘,9比2輸人家,要一分一分慢慢追」。

爲加速落實癌症防治,行政院將明年癌症篩檢預算,由今年28億元增至68億元,增加額度40億元;另以公務預算挹注全民健康保險基金50億元,指定用於「癌症新藥暫時性支付專款」,後續再視財源及醫療需求情況,滾動檢討,逐步擴大基金至百億元規模。

癌症篩檢項目變動部分,大腸癌從原50至74歲,調整爲45至74歲、40至44歲具家族史;子宮頸癌從30歲以上,下修至25歲以上女性;乳癌從45至69歲,擴大爲40至44歲及70至74歲女性;肺癌對重度吸菸者定義從≥30包年,放寬爲≥20包年吸菸史,以及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家族史;胃癌擴大全國45至74歲辦理幽門桿菌糞便抗原檢測。

吳昭軍說,癌篩預算大幅增加40億,呼應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健康臺灣」架構,希望早期發現癌症,並持續精進,後續將視執行狀況,如金額不足,會再請行政院協助。

針對乳癌適用對象擴大,吳昭軍說,各界都希望下修,經評估也認爲有其必要,考量乳癌仍是威脅女性第一名的癌症,加上發生人數持續增加,不止上修也下修相關年齡;子宮頸癌方面,新納入新增篩檢工具及服務爲HPV檢測服務,適用35歲、45歲、65歲族羣;胃癌則是今年8月起試辦,已有9縣市加入試辦計劃,預計試辦1年並滾動式調整,並檢視相關流程。

檯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傅佩德說,國人的性行爲年齡、飲食、生活習慣等都有西化現象,這些都是跟着國際治療指引進行,對臨牀醫師來而言都樂觀其成,把篩檢年齡提早對民衆是福利;臨牀上觀察,乳癌患者年紀在40歲上下,子宮頸癌則是50至60歲左右。

張文震說,癌症防治擴大絕對是好事一件,因爲透過癌症登記,已觀察到癌症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以肺癌爲例,在2000年以前,平均年齡爲70歲,現在20至40歲也會發生,確實該將年齡下修。

張文震表示,統計上,只要有重度吸菸,癌症風險就會上升,這是可以找到對應原因的;但不抽菸的族羣,卻有逐步發生的趨勢,目前還沒有找到明確治病原因,希望先透過篩檢年齡層,找到更多早期患者,畢竟年輕癌友有社會回饋力、生產力、家庭照顧力等,早期治癒率比晚期好很多,這樣的政策可以拯救整個國家和家庭生產力。

張文震說,健保癌藥上面的資源不夠,患者沒辦法用得起高貴的藥,存活期數據會比其他國家差,不管是用公務預算或其他基金補充,是非常振奮人心的進展,「我們現在是9局下半滿壘,9比2輸人家,要一分一分慢慢追」。

張文震話鋒一轉,公務預算挹注是因爲近年稅收漂亮,萬一哪天又有其他如新冠肺炎等重大事件,政府要將大規模經費挪動,將直接衝擊癌藥基金,所以還是需要修「癌症防治法」第16條,確認預算來源與人力等。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暫時性支付的編列本來就是付費者跟醫界代表都不同意的項目,健保如果有經費或是有餘力,不如加緊共擬會議的審查,讓更多新藥可以收納健保,而不是採取暫時性,像是健保付錢來幫廠商做臨牀試驗。

滕西華指出,暫時性支付收載的品項很多臨牀試驗只有做到第一期,根本就不應該透過健保支應;暫時性支付上路前,民衆要使用這些藥品,得靠恩慈療法等方式使用,但卻不用花錢,因此現在健保收載形同,送錢給藥廠讓民衆當白老鼠。如果健保有預算,應該迷途知返,迴應罕病、重大傷病等需求,加速藥品審查進度。她強調,健保支應項目除了合法,也應該要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