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跑者,關注心臟安全!
因公衆號功能優化,
第一時間獲得精彩實用的內容推送
有志PB精進的嚴肅跑者,必須預防與高強度運動壓力有關的心臟性猝死(SCD)。瞭解心臟疾病(CVD)篩查的最基本知識。
爲什麼要篩查?
主要目的是識別高風險人羣,通過調整運動訓練內容或針對性治療等干預措施來封堵隱患與改善健康。
35週歲以下者
建議通過採集完整病史、家族史、社會史以及體格檢查進行篩查,而非不篩查。最好在參加運動前,由經過培訓的臨牀醫生進行評估。
篩查內容包括:
●病史
•暈厥、暈厥前兆、心悸。
•胸部不適和呼吸困難。
•心臟雜音或瓣膜病病史。
•運動耐量和侷限。
●家族史
•已知的遺傳性心肌病。
•50歲前發生心臟性猝死或疑似心臟性猝死的不明原因死亡的家族史(父母、子女以及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
•50歲前發生CAD的家族史,或任何年齡發生心力衰竭、心臟移植、置入起搏器或置入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的家族史。
●社會史
•菸草、甲基苯丙胺、酒精等成癮有害刺激性物質的接觸情況。
●體格檢查
•血壓(雙臂)、心率。
•胸壁異常、心臟移位或增大。
•靜息、做Valsalva動作(心血管內科檢查時,,深吸氣後屏住呼吸,,再用力吐出)或體位改變時有心臟雜音。
•心力衰竭的體徵(如,頸靜脈充盈、水腫)。
•灌注不良的體徵(如,發紺、杵狀指/趾)。
•橈動脈或股動脈脈搏短絀或有差異。
•馬凡綜合徵。
一些專家會對所有35歲以下的競技運動員進行心電圖篩查,認爲心電圖篩查的檢出率和有效性都足夠高,且成本低、應用廣,是一種頗具吸引力的篩查方法;能是參加運動前最重要的評估,如果參加競技運動後沒有心臟疾病的體徵和症狀,則繼續篩查的作用會減弱。建議在初始篩查後至少每2年重複篩查1次。
不過,另一些專家不贊成對35歲以下的競技運動員進行心電圖篩查,認爲尚不能確定其有效性。例如,競技運動員中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很低,假陰性率和假陽性率可能較高。
目前較爲一致的觀點是,競技運動相關心臟性猝死的發生率很低,不過,身患心臟疾病(如,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時可能較高。
心電圖篩查有效性取決於篩查人羣、篩查方法、心臟異常的定義以及檢測頻率。一般而言,檢出心臟異常的機率爲2%-5%,重複篩查可使檢出心臟異常的數量增至3倍。
35週歲及以上者
對於≥35歲、計劃參加競技運動的無症狀者,建議採集完整的個人史和家族史、進行體格檢查,而非不篩查。最好是在參加運動前進行評估。檢查內容與年輕患者相同。此外,還應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進行評估。
35-64歲,對於10年風險<5%,計劃參加低至中等強度運動,且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低者,建議心電圖篩查。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或參加高強度運動者,建議平板運動負荷試驗,或踏車負荷試驗。65歲及以上,建議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
關 於 結 果
如果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心電圖或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篩查結果正常,可以參加競技運動。如果結果異常,則需要動用更高級的科技狠活,進一步檢測和評估。
但應清楚,任何篩查,那怕是PET-CT這類的頂級高奢檢查,都不能完全排除導致心臟性猝死的疾病。
文/伍滿燕,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心血管內科
圖/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