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智慧範”,今年浦東已完成25家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

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羣衆心坎上。近日,浦東新區商務委開展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開門辦實事”主題活動,邀請相關部門和各界公衆代表赴菜場現場走訪,談感受、講問題、提建議。

記者從活動上獲悉,截至目前,今年浦東已完成25家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提前完成全年任務,有望超額完成。

“家門口”小菜場大變樣

走進金楊新村街道的浦商鄰里薈香山店,令人眼前一亮。

過道寬敞通透,地面清潔乾爽,分區標識被做成雅緻的燈箱懸掛市場上方;市場入口處的電子大屏,滾動顯示當日最新菜價、優惠折扣、食品安全檢測情況等,讓交易信息變得更加透明;每個攤位都有一臺AI智能識別秤,放上商品自動進行圖像識別、計算重量和價格,早晚高峰可以大大提高結算效率……新一輪標準化菜市場升級改造,讓這家建於2004年的傳統菜場在今年煥然一新。

區商務委、區市場監管局、區財政局、金楊新村街道、洋涇街道、南碼頭路街道、川沙新鎮、周浦鎮、康橋鎮等相關部門以及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菜市場經營戶、居民等公衆代表邊走邊看、邊聽邊議。

區人大代表、金楊新村街道金臺路第三居委會書記徐敏告訴記者,香山店並不是距離自己工作居民區最近的菜場,但很多居民願意跑更遠的路來採買。“環境大變樣,讓人很想進來看一看。改造之後品類多了,大家可以一次性買上兩三天的菜,還把修理、縫補、理髮集中到一起,開了獨立門面。”徐敏說,便民服務讓老年人方便地解決生活小事,既有煙火氣又有人情味。

深度融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浦東擁有菜市場196家,數量約佔全市1/4。近年來,一批又一批老舊菜場舊貌換新顏,不僅硬件設施迭代升級,讓百姓買得更舒心、更放心、更開心,還立足屬地居民實際需求,將菜場變成豐富“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重要場景。

南碼頭路街道蘭陵集市

南碼頭路街道的蘭陵集市本月新裝亮相。集市東側及南側沿街引進了各式各樣的三餐選擇,早餐有油條鍋貼、周浦熱氣羊肉面等,熟食有涼拌菜、果木烤鴨等。市場內蔬菜、水果、肉類、水產、自產自銷區、平價菜專櫃等一應俱全,並保留便民服務項目。

航頭鎮航頭集市

航頭鎮的航頭集市地處大型居住社區,經營面積超5000平方米,菜場入口處地面安裝互動投影,跺跺腳可以看到魚兒四散,是大居孩子們在菜場的“快樂源泉”。市場在2樓特別設立老年活動室方便居民歇腳,還在公共區域搭起直播間,鼓勵經營戶通過抖音等平臺在線推廣,拓寬銷售渠道。

三林鎮浦商鄰里薈永泰店

三林鎮的浦商鄰里薈永泰店專門引進深受食客喜愛的浦東特色“周浦羊肉”和“南匯黑魚飯”,菜場內還添設共享就餐區並推出“代炒菜”服務,消費者在市場內選購新鮮食材,到相應服務檔口支付一定的加工費,就能現烹現吃,深受周邊老年人、年輕白領的青睞。

川沙新鎮浦商鄰里薈川迪店

川沙新鎮的浦商鄰里薈川迪店生鮮供應、餐飲服務、便民服務一應俱全,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與川沙古鎮的風貌相得益彰,爲周邊居民提供一處既能購物又能欣賞古韻之美的場所。

康橋鎮浦商鄰里薈康楠店

康橋鎮的浦商鄰里薈康楠店“取經”商超零售界網紅企業胖東來,各類菜品的介紹、燒法、營養成分製作成宣傳板懸掛在對應區域,肉類保留散稱方式銷售,日常免費絞肉、切絲、切片,到冬天灌香腸、醃臘肉,貼心服務消費者。

讓“小菜籃”拎出“幸福感”

環境優化、功能完善、數字賦能……新一輪升級改造讓傳統菜場再煥生機,帶動菜市場經營和管理聯動共贏。

“改造前的攤位燈光暗,特別到了夏天又悶又熱。現在整個菜場乾淨整潔、燈光明亮,還有空調開放,顧客待的時間長了、買得多了,對我們的生意大有幫助。”一位市場經營戶道出菜場升級改造背後的良性循環。

記者從新區商務委獲悉,浦東將繼續結合薄弱菜場“三年改造提升計劃”,實現菜市場標準化率100%,全區力爭100家菜市場實行智慧化管理。區屬企業浦商集團在去年運營73家菜市場的基礎上,通過新建、與街鎮合作等形式,預計在今年實現運營85家菜市場。

菜市場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發力提升,公衆代表們熱情建言獻策。

區政協委員、浦東人民醫院臨牀學院副院長王永兵認爲,菜市場不僅滿足生活所需,也建構着熟人社會的親近感,他期待菜場可以成爲“寄託鄉愁”的地方:“比如把浦東大圓子這樣的傳統特色帶進菜場,把周邊有口皆碑的小店引入菜場,像集市一樣熱鬧。”

新區商務委方面表示,將充分吸取此次“開門辦實事”積累的社會各界意見和先進做法經驗,立足“廣評議、集衆策、聚共識”,繼續會同浦商集團、屬地街鎮合力推進菜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並做好明後年項目調研和儲備,彰顯菜市場的便民、利民、惠民作用,讓“小菜籃”拎出“幸福感”。

(來源:浦東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