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分5階段最慘需拔牙 植牙前沒做這事將失敗

牙齒若遭受外力而斷裂、蛀牙過深、牙周病感染等情形,都可能導致拔除牙齒。(示意圖/ Shutterstock )

牙齒遭受外力而斷裂、蛀牙過深、牙周病感染等情形,都可能是造成牙齒必須拔除的原因,如果只是單顆缺牙處理較簡單,牙周病往往因爲細菌感染導致多顆缺牙,不適合做傳統的牙橋,需透過植牙才能重拾咀嚼功能,揮別缺牙窘境。

●牙病患中以牙周病佔大宗

牙醫師徐慶雲表示,植牙病患中以牙周病佔大宗,通常牙醫師會衡量牙周病的牙齒是否能保留,但牙菌斑常會蔓延到其他鄰近牙齒,加上牙周病初期多半沒有疼痛感,然而遺憾的是,等到患者感覺牙齒動搖或是牙齦腫脹不適,往往病況已較嚴重,牙齒可能已經被牙菌斑侵蝕、牙牀骨萎縮,牙齒鬆動或甚至搖搖欲墜,牙齒恐難保留。

徐慶雲說明,牙周病的生成,大多是因爲牙齒清潔不當或對於口腔保健的忽略,導致食物殘渣累積在牙肉邊緣,長時間的累積發炎形成牙周囊袋。牙周病進程可分爲5階段:

第1階段:出現牙齦發炎、紅腫,不會疼痛。

第2階段:牙菌斑持續深入牙周囊袋,造成牙齒與牙齦空隙變大。

第3階段:牙周囊袋化膿、出現口臭,牙牀骨流失。

第4階段:牙齒逐漸動搖、牙根裸露更多。

第5階段:牙牀骨大量流失、牙齒隨時可能掉落,牙菌斑甚至會蔓延感染全口牙齒。

●牙周病患植牙前做這件事 確保植牙成功

植牙前必須將牙周病徹底治療,根除所有致病菌,才能確保植牙的成功率。早期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多采用牙齦翻瓣手術,將牙周囊袋清除乾淨,再進行牙齦縫合,缺點是傷口大、較疼痛、術後復原期長;現今可使用雷射儀器刮除、清潔牙周囊袋,微創方式幾乎無傷口、出血少且疼痛度也低。徐慶雲指出,牙周病第1、2階段的初期及時治療,配合個人口腔清潔良好維持,牙周病治癒機率近百分百,也不致淪落掉牙地步。

然而牙周病復發往往就在於未能徹底清潔牙齒,才讓牙菌斑重新滋生釀禍。徐慶雲曾收治1名20多歲女患者,本身有牙周病家族病史,曾做過牙周全口治療後狀況穩定,嫁到國外5年後返鄉探親,回診後赫然發現上下排各4顆門牙已搖搖欲墜,幾乎快喪失咀嚼功能,牙周病復發相當嚴重。女病患才坦言國外看牙昂貴,未定期看診,結果不僅再次做了牙周治療,留不住的門牙只能進行植牙,這才學到教訓,決心認真徹底做好口腔清潔。

●骨頭條件好壞 攸關植牙所需時間的長短

植牙過程主要視骨頭條件的好壞,年齡爲其次,如果牙牀骨條件良好,採微創植牙、當天拔牙、當天種植,3個月就能完成;若因牙周病感染導致牙牀骨已缺損大半,除了必須先治療1個月的牙周病且穩定後,還必須等待3至4個月讓牙牀骨頭長好,才能進行植牙,前後療程需費時近半年的時間。另外,心血管病患或糖尿病患者,以及骨鬆患者正在服藥治療,植牙術前須與醫師討論需停藥或調整用藥,以確保手術安全。

國內現今植牙技術發展純熟,徐慶雲強調,各國廠牌的人工牙根差異不大,除了要看患者本身的齒槽骨條件好壞之外,植牙過程中包括植體植入寬度、補骨的角度等,都需要醫師的經驗與判斷,患者植牙前應慎選有經驗、口碑及有植牙證照的專科醫師纔有保障。

不論蛀牙、牙周病、假牙或植牙治療,術後的牙齒清潔保養一概不能忽視,徐慶雲提醒,牙周病治療完後應3個月回診1次,待牙周病狀況穩定後,半年回診洗牙即可,三餐飯後的口腔清潔,除了應徹底刷乾淨牙齒、牙齦交界處,並用牙線清潔牙縫,可輔助使用衝牙機或漱口水,定期回診讓醫師檢查牙周狀況,就可以及早發現問題。

文章來源:本文由《NOW健康》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