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一案例入選!
點藍字關注及時接收通知
信息來源:雅安市融媒體中心
雅安生活微信號:(yaanzaixian)編輯製作
近日,2024年度四川省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發佈,雅安市生態環境執法實踐的首例“共同違法”案件“雅安市名山區某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熊某擅自堆放固體廢物案”入選。該案件也是生態系統案例首次入選四川省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例。
2024年12月,四川省發展改革委、省委政法委聯合省紀委監委、省法院、司法廳等省直部門(單位),從各級各部門推薦的192件案例中評選出2024年度四川省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
2024年7月,雅安市生態環境局接羣衆投訴,反映有不明棄渣堆放於某處。經調查,該堆棄渣爲工業固體廢物,是雅安市某機械設備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處置單位”)與某村村民熊某共同從雅安某珠寶飾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產廢單位”)轉運出廠並擅自堆放在該地點。
雅安市生態環境局對處置單位和熊某共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的行爲,對其分別作出處罰;鑑於產廢單位與處置單位、處置單位與熊某之間簽訂了退賠協議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相關規定,違法所得不再進行沒收;鑑於產廢單位對處置單位經營範圍、處置條件等情況履行了相關義務,且對違法行爲人實施擅自堆放工業固廢這一違背合同權責事項的行爲具有不可知性,不存在主觀過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產廢單位不予行政處罰,進行教育。
案發後,行爲人積極消除後果,涉案各方達成共識,主動履行了處置、修復義務。
該案是我市生態環境執法實踐的首例“共同違法”案件。 案件辦理過程中,行政機關打破慣性思維,深入分析案件因果關係,判明各方責任及主觀過錯等因素,基於行政法“過罰相當”“責任自負”“一事不二罰”等原則,對實施同一違法行爲的行爲人合併立案,分別劃定責任進行處罰,最後對各行政相對人分別下達獨立文號的處罰決定書,以保障每位行政相對人的救濟權利。
“在辦案過程中,我們充分考量各方當事人的主觀過錯和認錯悔過情節,依法採取共同違法分別處罰、從輕減輕處罰及包容免罰的政策,堅持‘過罰相當’,緩解了行政機關與被處罰對象之間的緊張關係,提升民營企業的經營感受,助力其紓困解難。”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四川已連續6年開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例評選工作,旨在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提供處理職業打假、網絡犯罪等新型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借鑑參考,不斷提升涉民營企業相關案件辦理質效。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衆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即可進入》》雅安約車
點點在看,點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