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簪花春常在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陳冬梅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1日 第 20 版)

閩南大地的蔚藍海岸,輕擁着一個古老的漁村——泉州蟳埔。風,從海的那頭吹來,帶着潮水的鹹澀,也帶來了花的香氣。蟳埔簪花,如同一首深遠綿長的曲調,在歲月的長河中低吟淺唱,流傳了千年,至今依然動人心絃。

作爲泉州人,我時常滿懷喜悅地帶着外地朋友踏足這片土地,一同探尋蟳埔簪花那令人沉醉的魅力。

簪花,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審美情趣。從先秦的質樸花束,到漢代的綵線穿花,再到唐代的《簪花仕女圖》,簪花文化不斷演變,越發豐富。文人墨客更以詩寄情,留下大量讚美簪花的佳句。歷史上的風華,在蟳埔這片土地上得到了延續和發揚。

翻開蟳埔的史志,可以發現,它坐落於東方大港古刺桐港的重要位置,曾是無數遠洋商船通往世界的始發地。閩越文化遺存及海洋商貿共同織就了蟳埔的多元文化交融。在這裡,人們以海爲生,以花爲簪。女孩十一二歲開始將秀髮盤成海螺圓髻,以各色花朵點綴,用髮簪穿插固定,整個頭上彷彿綻放着一座春意盎然的小花園,這便是聞名遐邇的簪花圍。

簪花圍不僅裝點蟳埔女子的容顏,更承載她們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美好的嚮往。簪花圍始終貫穿着蟳埔人的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等重要時刻。在蟳埔,每年的農曆三月廿三媽祖生日和九月初九媽祖祭日,都會舉行隆重的活動。全村男女老少組成“巡香”隊伍。蟳埔女子頭戴精心準備的簪花圍,身着五彩繽紛的大裾衫,組成花鼓隊、花籃隊、花燈隊參與其中。花,不僅是她們的外在裝飾,更是她們內在心靈的顯現。早在2008年,以簪花圍爲代表的蟳埔女習俗就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漫步在蟳埔的街巷中,海風帶着鹹溼的氣息輕輕拂過臉龐,耳畔傳來關於這片海的傳說和故事。駐足碼頭,望着那廣闊無垠的海域,波光粼粼的大海彷彿是天空的一面鏡子,映照着蟳埔人的生活和夢想。“快看!”順着朋友的讚歎聲望向不遠處的灘塗,一個蟳埔女子正在簪花。她先是屈身用海水洗淨雙手,然後起身在衣襬處擦乾,再側彎着腰在漁網邊掏出一朵美麗的花,雙手合十,最後才小心翼翼地將花兒插到髮簪上。海水在陽光下閃爍着光芒,與簪花圍上的花朵相互輝映。那一刻,我不禁想,簪花,是否也是蟳埔女與大海對話的一種方式?她們簪在頭頂的,是花,而簪在血脈裡的,是對自然的敬畏。

今天的蟳埔,簪花人早已不只有蟳埔女,越來越多的遊人來到這個小漁村觀光,人們都想在這裡簪一次花,感受簪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魅力。這兩年我帶着朋友去蟳埔,幾乎沒有人會錯過簪花。而在“滿街皆是簪花人”中,人們又欣喜地看到新老簪花技藝的碰撞、融合。阿嬤們用滿是裂痕與厚繭的雙手傳承着正統的簪花技藝;年輕的姑娘們則以獨特的構思與新潮的造型,爲簪花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妝造完畢後,遊走於牡蠣殼壘成的蠔殼厝之間,會有一種穿越時空之感,彷彿回到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歲月。歷史上,海上貿易的商船返程時留下的壓艙物——蠔殼,被村民們用來建成蠔殼厝。這種建築物牆體堅固耐用,成爲村民們的居住場所。今天的蟳埔仍可見蠔殼厝。

在蟳埔街邊,還常見頭戴簪花圍的蟳埔阿姨挖海蠣的場景。她們用手中的小鏟輕輕撬開海蠣殼,取出肉質飽滿的海蠣,動作中透着熟練與從容。每次到蟳埔,我都會買上一點現挖的海蠣,拿到熟悉的店裡請廚師現炒一盤海蠣煎。鍋中,海蠣、生粉、蒜苗翻滾,發出“嗞嗞嗞”的爆響聲。10分鐘左右,一盤香噴噴的海蠣煎就做好了。配上紅豔豔的閩南辣醬,入口,舌尖綻放着豐富的滋味。

海風陣陣,古厝靜立,斑駁的牆面上似乎還遺留着歲月的痕跡。然而頭頂上那一座座“流動的花園”,讓這個古老的漁村煥發着別樣的蓬勃生機。

在蟳埔,每個女孩的頭上,好像都盛開着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