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特朗普癡迷格陵蘭島加劇北約分歧

參考消息網1月16日報道 阿聯酋《海灣新聞報》網站1月14日刊登題爲《特朗普對格陵蘭島的癡迷會如何擊垮北約》的文章,作者是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 阿肖克·斯溫。文章摘編如下:

在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準備第二次宣誓就職之際,全世界正在努力應對他再度燃起的、愈發強烈的收購格陵蘭島興趣所帶來的影響。儘管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他對世界上最大島嶼格陵蘭島的執着被視爲一種不切實際的精神錯亂,但他近期的言論和行動表明他有更重要的意圖。

他拒絕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威脅對丹麥徵收關稅,並派他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前往格陵蘭島。這些都凸顯事態的嚴重性。

這個明目張膽的舉動不僅威脅到北約的穩定,還引發了有關主權、地緣政治競爭、氣候安全以及北極地區未來的問題。

地緣政治價值飆升

格陵蘭島的戰略重要性在於其地理位置、資源和氣候。它位於北美和歐洲之間,是監視北極地區航線和對抗俄羅斯和中國影響的關鍵有利位置。

該島融化的冰蓋暴露出了對綠色技術至關重要的巨大的稀土礦藏,以及未開發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這些資源不僅對經濟安全至關重要,而且對全球向可持續能源轉型也很重要,從而使格陵蘭成爲應對氣候變化的焦點。

隨着北冰洋航線因氣候變化而變得可以通航,格陵蘭島的地緣政治價值飆升,其在氣候安全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格陵蘭島的冰原在調節全球海平面和氣候模式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這些冰原的迅速融化正在導致海平面上升和洋流改變,可能對全球生態系統和天氣系統產生嚴重的破壞性影響。

格陵蘭島面積廣大而脆弱的環境是地球氣候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格陵蘭島的地緣政治競爭必須優先考慮對它的保護及其可持續性。

對美國來說,格陵蘭島可提供軍事、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優勢。現在位於皮圖菲克的美國太空基地具備對導彈防禦至關重要的預警雷達能力。隨着美國擴大(對格陵蘭島的)控制,其對敵對大國在北極地區活動的監視將得到強化,而北極地區越來越被視爲大國競爭的新前沿。

動武威脅震驚各方

儘管有反對領土收購的國際準則,但特朗普的顧問們似乎正在探索多種途徑,要將格陵蘭納入美國的影響之下。直接購買仍然是一種選擇,儘管面臨重大的法律和外交障礙。

丹麥領導人明確表示,格陵蘭島不出售,而且國際法將對這樣的交易持懷疑態度。另一種可能性是簽訂《自由聯繫協定》,向格陵蘭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保護,交換條件是美國擴大影響力。

然而,這將取決於格陵蘭從丹麥獨立出來,儘管支持獨立的情緒日益高漲,但前景仍不確定。或者,特朗普可以推動擴大美國在格陵蘭島上的軍事存在,在沒有正式主權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控制權。

特朗普拒絕排除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這讓盟友和對手都感到震驚。這將是美國現代史上前所未有的舉動,會破壞支撐國際秩序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

這還可能加深北約內部的分歧,因爲丹麥作爲北約盟友的地位,將使美國對格陵蘭的任何侵略行動複雜化。挑戰北約凝聚力的行動可能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使其他大國的領土野心合法化。

破壞集體防禦原則

格陵蘭島的重要性超越了美國的利益。俄羅斯和中國一直在穩步增加它們在北極地區的存在。美國應對這些舉措的努力一直反覆無常,留下了真空,而特朗普的格陵蘭戰略聲稱要填補這個真空。

然而,美國的單邊行動可能會破壞北極地區脆弱的地緣政治平衡。俄羅斯已經對特朗普的言論表示震驚,警告稱此類舉動可能會加劇緊張局勢。與此同時,中國對格陵蘭稀土礦的興趣又增加了一層複雜性。

特朗普的這一舉動還暴露了歐洲的一個關鍵弱點:它無法形成一個統一戰線來應對外部威脅。儘管德國和法國口頭上反對美國的野心,但兩國國內政局不穩削弱了它們的影響力。

焦爾吉婭·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極右翼政府採取了更爲緩和的語氣,對特朗普的言論輕描淡寫地稱之爲誇誇其談。這種分歧凸顯出歐洲政治分歧,讓丹麥和格陵蘭首當其衝承受着美國的壓力。

特朗普咄咄逼人的言論尤其威脅到北歐地區的穩定,引發人們對北約凝聚力的質疑。作爲北約新成員,瑞典和芬蘭尋求該聯盟的保護,抵禦外敵入侵,並在動盪的地緣政治局勢中加強自身安全。然而,美國這個北約最強大的成員國現在正對它們的一個北歐鄰國構成直接的安全挑戰。

丹麥對格陵蘭島的主權不僅是丹麥的問題,也是北歐的關切。對丹麥領土完整的威脅將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破壞北約賴以建立的集體防禦原則。(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