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機成癮、帶「AB機」 教育部:訂定強度高的規範

EdYouth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李瑞霖說,根據協會在社羣媒體的調查,有九成參與投票的學生認爲高中階段不該用手機,但學生「不希望收手機」不等於「不希望建立手機指引」。記者李芯/攝影

立法院今日針對學生手機成癮問題舉辦公聽會,教學現場反映缺乏明確、強制的學校手機使用規範,導致教師管理困難,學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是不遵守使用時間、就是帶「AB機」到校。教育部表示會依照公聽會形成的共識,對現行作法做必要的檢討,並訂定管制強度高的規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範雲今主持「過曝世代、手機成癮與校園學習」公聽會,範雲表示,手機對學生學習有非常多負面影響,像是過多通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太多未經篩選的資訊、社羣媒體演算法讓學生認識的世界越來越極端,因此,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規範學生使用手機。以美國爲例,拜登政府就創立兒少網路安全小組,加州州長在上月底通過校園禁用手機法案。

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柯慧貞提醒,螢幕使用時間過長會讓注意力分散。尤其現在多功能的任務會使學生專注力分散,長遠來說會影響認知神經功能是有影響的,並引起情緒行爲、睡眠問題。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李雅文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學生不會遵守使用時間和規定,甚至會有「AB機」,交出一支手機、私底下還有一支。如今教師管教權低下,教育部提供的僅是校園行動載具管理「原則」,老師缺乏法律規範管理,應訂定相關辦法,明確規定國中小學生在校禁止使用手機,或由學校統一管理,並有政策支持購置手機的統一管理設備。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教育部應儘速發展相關指引,有效宣導給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以形成具體共識,同時勿增加基層教師負擔,避免讓教師承擔行政管理的重擔,確保政策徹底執行。

EdYouth一滴優教育協會理事長李瑞霖說,根據協會在社羣媒體的調查,有九成參與投票的學生認爲高中階段不該用手機,但學生「不希望收手機」不等於「不希望建立手機指引」,他們一樣期待有全國統一的法規。他也強調,學生是數位原民,突然說不能用當然會有很大的扞格,讓學生學習如何使用手機、瞭解有哪些危害,纔是解決問題關鍵。

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表示,過去教育部對行動載具的使用採「正向使用」原則,如今觀察公聽會現場,普遍希望採取強制性規定,將會依照公聽會形成的共識做必要的檢討,來訂定管制強度高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