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再造“學小思”,上線兩天慘遭下架,原因是什麼?
有一個漢語詞彙,叫做“回馬槍”,指的是掉過頭來,搞一個“突然襲擊”。12月的學而思就有點“回馬槍”的意思。11月13日,學而思母公司好未來宣佈,將於2021年12月底徹底關停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培訓。12月22日上午,學而思高調舉辦了一場線上“告別會”。
在這場線上告別會上,好未來的CEO張邦鑫發表了頗爲感人的談話,他說:“學而思K9學科,終究成爲了一個回憶,一段往事,一個傳說。我們曾竭盡所能,用盡所有的努力,乃至苛刻地進行魔鬼訓練。爲了學生,爲了學而思,也爲了終有一天,你可以大方、從容、自信地跟別人說‘我曾經是學而思的教師’。”據說,有2萬人參加了這場告別會,據說發佈會當中,很多學而思的員工忍不住潸然落淚;據說,發佈會之後,很多學而思的員工必須要另尋出路。此時,絕大多數人不會想到學而思的“回馬槍”來得如此之快。
線上發佈會過去剛剛一週,12月29日,線上學科培訓APP“樂讀優課”正式開始授課,宣稱將從2022年1月開始提供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在內的線上課程。剛剛開始報名不久,名額便被家長們“一掃而空”,客服的電話也被打爆。
有些沒有搶到名額的家長,甚至公開表示“我上不了你們也別想上,這樣的線上培訓同樣不合規,我馬上去舉報”。
“樂讀優課”是何方神聖?它的開發者是上海長寧區世紀學小思線上教育培訓學校。這個註冊資本500萬的社會組織(非營利機構),是2021年11月26日登記成立的。“學小思”是此前學而思在10月18日註冊的商標;“樂讀優課”的師資中,可以發現很多學而思的老面孔;開班的類別A、A+、S、S+等等,與學而思一脈相承。我們基本可以將其判定爲學而思學科培訓的延續,也就是它的“回馬槍”。
短短一天內產品售罄,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應該都是大大的“利好消息”,但對於“樂讀優課”來說,這種判斷並不適用。
12月31日16時許,“樂讀優課”發佈公告:因系統測試後,部分信息不合理合規,所以即日起全面整改,下架APP和小程序,整改完成後通知恢復的時間。政策指導價出臺之前已經收取的費用,“多收了退給你,少交的不用補”。
該如何理解這一份公告呢?很簡單,看時間線。12月31日,北京和上海發佈了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線上課程的收費標準被定爲20元/人/課時,線上每課時的時長爲30分鐘。客觀地說,“收費標準”的出臺,就是“樂讀優課”下架的原因。
此前“樂讀優課”的收費標準是多少呢?35人的在線小班,每課時40元,100人的在線大班,每課時28元,這兩種收費的標準都高於線上課程20元/人/課時的“官方指導價”。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爲“價錢定高了,所以暫時下架”。
除了收費比“官方指導價”要高,“樂讀優課”暫停,也離不開“雙減大背景”。12月21日,教育部召開發佈會表明,校外培訓治理工作已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目前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爲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爲人民羣衆提供公益服務。
12月22日,教育部在新聞發佈會上明確表態:2022年,繼續把“雙減”督導作爲教育督導“一號工程”。
前腳剛剛官宣壓減,強調雙減,後腳你就着急上線,這時機是不是掌握得不夠爐火純青?一上線就引發家長們的“哄搶”,如此“盛況”,能不引起重視嗎?對家長來說,線上課難道是“救命稻草”?此前已經退出或者準備馬上退出行業的教培從業者,會不會思考“他們能幹,我是不是也能幹?”
你發現了嗎,12月31日“樂讀優課”的公告中,並沒有提到整改後重新上線的日期,這足以說明此次的“下線”不是一個“技術問題”。
2021年,對於教育培訓行業來說,是顛覆性的一年。曾經遍佈街頭的教培機構,一夜間消失不見;曾經人潮人海的培訓教室,一夜間門可羅雀;曾經避之不及的宣傳廣告,一夜間銷聲匿跡。
新東方把課桌和椅子捐給了條件不好的偏遠學校,俞敏洪轉身搞起了直播帶貨。雙減之前的好未來,市值曾經超過500億美金,員工超過10萬人,如今超過90%的市值蒸發,超過半數的員工離職。
“樂讀優課”的師資能行嗎?還是有不少老師重新與學而思簽訂了合同,但算下來收入可能要打個對摺,而且新的合同比此前的合同要更加“苛刻”一些。想象一下,你的工作單位給了所有員工新的合同,收入大打折扣、福利大打折扣、要求反而提高,哪些員工會走,哪些員工會留呢?
“樂讀優課”的課程能行嗎?對照以往,學而思的優勢就是教研,課程體系是經受過市場考驗的。線下教學的特點是互動強,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放眼未來,新的經營方式能否養得起過去的教研團隊?新的課程體系一定會更加貼近教學大綱,超綱部分必然砍掉不少。線上授課對於注意力不夠的學生能起到好的效果?沒有了創新班和集訓隊,想要超前學習的家長和孩子恐怕很難得到滿足。
有人說,“樂讀優課”的報名火爆,恰恰說明在中高考應試環境沒有變的情況下,家長需求仍然在,恰恰說明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足以滿足家長的要求。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的想法是,從考試環境看,目前的中考正在向多元化發展,加入很容易拿滿分的藝術和體育是趨勢;目前的高考也在全面轉變當中,新高考覆蓋21個省級行政區就是證明。應試的確能保證相對公平,但相對僵化的缺點,我們正在想辦法修正。
從教學質量看,真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行,才導致補課氾濫的嗎?有幾個家長,能在聽完同科兩位老師的課程後,一針見血地指出孰高孰低?退一步講,有幾個家長,能在10分鐘內說出自己孩子在任何一科的薄弱點?進一步看,有幾個家長,能說得清中高考政策在近兩年有什麼變化?
以上可知,校外培訓的需求來源,並不是學校不行,而是有太多人認爲學校不行,有太多人不知道什麼是“行”,有太多人不知道“行”從哪來,有太多人不願意接受不確定性,不能夠擁抱不確定性,而是絞盡腦汁想在孩子教育上找到確定性。
以前,以學而思爲代表的很多教培機構是很多孩子在學習上的“依靠”。有些孩子把它當作機械外骨骼,失去它之後,雖然不能健步如飛,但依然走得穩健;有些孩子把它當作體內的骨骼,失去它之後,已經不能勉強跟上,甚至會站不起來。
失去“依靠”,你的孩子是完全站不起來,還是勉強可以移動,或者行走不受限制,抑或能隨風奔跑呢?一句話,該補鈣的補鈣,該就醫的就醫,該鍛鍊的鍛鍊,興奮劑你可不能用。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過這裡,願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原創不易,期待你的點贊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