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前陸擬再砍ECFA品項 學者:選後視情況加碼

政大東亞所、中共研究雜誌社10日舉辦「2023年中國大陸情勢總結與未來發展趨勢觀察」論壇。(朱紹聖攝)

中國大陸在選前倒數4天表示,考慮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引發各界關注。學者分析,北京一定會在選後視情況「加碼」,凸顯兩岸經貿議題,而中止相關產品的關稅減讓,對臺經濟總體雖影響有限,但對於個別廠商的影響卻是絕對的,提醒政府慎思。

政大東亞所、中共研究雜誌社10日舉辦「2023年中國大陸情勢總結與未來發展趨勢觀察」論壇。回顧2023年的兩岸關係與大陸對臺政策,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指出,已出現三種層面的結構性改變,分別是美中之間大國博弈下的新型關係、中共20大後開局之年的政策新思維,及臺灣即將在本週迎來的總統大選。

談及北京選擇在大選的倒數第4天表示,擬中止對臺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的關稅減讓,張五嶽指出,不同於石化產業多爲大企業,此次若中止上述產品關稅減讓,大部分多針對中小企業,而「在評估的背後,北京當然有其目的,一定會在選後視情況進行加碼」。

張五嶽說,此次北京的相關做法,與1995年江澤民發佈「江八點」以來,始終堅持不以政治的分歧影響到兩岸經貿正常的交流跟合作大相逕庭。這就是要凸顯出此次大選除了和平跟戰爭的選擇外,另外就是繁榮跟衰退的選擇,經貿議題當然就會比較多加溫。

「北京很清楚,在推進祖國統一的進程中,哪些部分是操之在己」,張五嶽指出,試圖將和平統一跟臺海和平畫上等號,大概是過去一年中,北京在對內對外及對臺策略上做出的很大改變。

張五嶽表示,臺灣可能產生1996年臺灣首次有總統大選以來的唯二「少數總統」(得票率不過半),但新總統要面對的兩岸關係和對內壓力,其挑戰應該是史無前例的。「北京方面必然不管選舉結果如何,都會堅定不移地推進兩岸統一進程」,以及加大所謂的促統反獨,及反外部勢力力道,新總統應該要有智慧凝聚臺灣內部。

同樣針對大陸擬中止ECFA早期收穫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產品關稅減讓等措施,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所助研究員王國臣指出,ECFA早收清單本就以上述產品爲主,其中農業工具機跟紡織是中國大陸相對標準建立較完善且快速的領域,爲其擅場。

王國臣表示,若中共對相關領域中止關稅減讓措施,其對臺灣經濟的總體影響僅5%,影響有限,但對於個別廠商的影響是絕對的,很難說沒有影響。而後續我們也是提醒政府,中國大陸是以國家的力量壓迫個別企業,而非國家對國家,這就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