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後分析】2020重新找到臺灣國家定位的一年

韓國總統敗選。(圖/記者林敬旻攝)

●作者/江昺侖

韓國瑜的暴起暴落

韓國瑜人生最巔峰的時刻,是在2019年3月29日,他到中國公開會見澳門及香港中聯辦、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回臺之後,被隨扈們高高擡起,在機場接受支持者熱烈歡迎,很像明日即將登上總統大位一般,意氣風發。

當時他應該無法預料,會見中聯辦主任及林鄭月娥帶來「一國兩制」的後續效應,是造成了他在2019年由盛轉衰的遠因,仿若被隨扈高舉之後,又重摔下來。

隨着香港在六月爆發反修例抗爭臺灣人對於一國兩制的恐懼加深;更因爲2019年元旦新年,習近平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講話》,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劃上等號,導致蘇起傳授給韓國瑜的「九二共識」盾牌也發揮不了作用。

從此,韓國瑜雖然不斷以激烈言行召喚支持者的向心力,但他的支持者圈子越縮越小,言行的偏激化也越來越與主流脫節,因而失去了中間選民的支持,固守剩下三成上下的基本盤。

▲前總統李登輝。(圖/資料照)

蔣經國遺產

隨着韓國瑜的氣勢由盛轉衰,非泛綠的政治人物開始搶奪所謂「蔣經國的遺產」。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蔣經國在晚年臨終之前,重臣們爲在他身邊,想問他屬意誰當接班人?結果蔣經國嘆了一口氣,說:「你等會兒…。」

不久就過世了。衆人以爲蔣經國說的是「李登輝」,於是李就接班了。

當然真實歷史不是這樣,這只是在講獨裁者過世之後,因爲沒有內定繼承人,所以造成一個各派系大老之間的真空,而李登輝就趁着這個矛盾,扶搖直上,在1990年的二月政爭之後,正式成爲國民黨的領導人。

然而李登輝也是在蔣經國體制下,是以本省籍優秀技術官僚的身份脫穎而出,所以日後李登輝的憲政改革,都是非常小心翼翼的,確保與保守派能達到平衡的方式來進行。所以說李登輝雖然是有本土派的格局,但他始終無法真正進行「革命」,只能說他擾動且破壞了國民黨的獨裁專政的系統。

不過李也留下了後遺症,就是他養大了地方的本土派國民黨,例如王金平、張榮味及曾振農等人,這些本土派系在外省精英衰敗之後,成爲了國民黨的真正骨幹,就連韓國瑜事實上也是寄居於雲林張榮味底下,因張家提拔他到北農任職,纔有了舞臺。不過這講遠了,地方派系並非本文重點。

重點是,李登輝並沒有完全接收蔣經國的遺產,但也沒有革命——完全改寫蔣經國的歷史,只進行了溫和的憲政改革。因此蔣經國的遺產,就像傳說中海賊王秘寶一樣,大家都想要爭奪,搶到的人就可以成爲總統一樣。

▲1994年宋楚瑜選上第一任民選省長,模仿蔣經國「走入基層」的風格,獲得本土派系一致好評,因此成爲「接班人」的呼聲很大。。(圖/記者楊亞璇攝)

後蔣經國時代

筆者曾經寫過一文,蔣經國的影響力之所以對後世如此強大,是因爲1970年代他執政之後,臺灣經濟因爲美國因素而逐漸轉型,多數出生於戰後嬰兒潮、併成長於這個年代的臺灣人,對於這一段突飛猛進的歲月都有着非常美好的記憶。

假使你小時候家裡連文具、鞋子都買不起,到了剛出社會的時候,月收入也只有幾千元左右,但過了一二十年,只要你聽從政府(國民黨)的話,不要有事沒事去參加黨外運動,你就能當上了中階主管,或者有了穩定生意,月收入就能翻幾倍,到五位數甚至六位數。你可能會出現「白手起家」的自信感,也會出現「有志者事竟成」的幻覺,認爲國民黨的統治真的是好棒棒,只要安分守己就能「五子登科」,人生成就全部達成。

這就是戰後嬰兒潮世代偏向「懷念威權」的原因,而這個世代因爲目前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就大概是像柯文哲在臺大醫院擔任中階主管的角色,主流社會的話語權都被他們掌握,出身於解嚴後的年輕人,雖然不怎麼認同他們的觀點,但也都要應付稱是。這也是蔣經國死後,他的思想仍深深影響、甚至控制着臺灣社會的因素之一。

「後蔣經國時代」從1990年李登輝正式就任總統開始,至2020年剛好三十年,這段期間仿若大海賊時代,大家都想要搶海賊王留下來的秘寶。

原本第一個快要搶到秘寶的人是宋楚瑜。宋楚瑜當過蔣經國的英文秘書,成爲了獨裁者的「桌頭」,後來在新聞局長任內,雷厲風行查禁各種書籍刊物,箝制言論自由,可以說是「國民黨戈培爾」(納粹宣傳部長)的角色。1994年宋楚瑜選上第一任民選省長,模仿蔣經國「走入基層」的風格,獲得本土派系一致好評,因此成爲「接班人」的呼聲很大。

蔣經國的秘寶(遺產)魔力在於,擁有的人可以獲得60%左右的民意基礎,在1994年唯一一次的省長選戰,宋楚瑜拿到56%的選票(4%被朱高正拿走),陳定南只拿到38%。

不過宋沒想到,李登輝隨即「凍省」,架空宋楚瑜權力,並提拔同爲本土官僚出身的連戰,讓連宋之間的矛盾加深。因此2000年在國民黨分裂之下,加上內部「興票案」的攻擊,宋楚瑜意外落馬,由陳水扁登上大位。

宋楚瑜拿到秘寶,魔力卻被李登輝及連戰橫刀截斷,他非常憾恨,於是組成親民黨,準備四年後奪回權力。沒想到,這一走就是二十年,選了四次總統外加一次臺北市長,總統之夢卻越行越遠。

陳水扁八年執政,雖然試圖抵抗蔣經國的影響力,但他是少數執政,所以甫上任就拜訪前特務頭子王升,取得政權穩定;再宣佈「四不一沒有」,保證自己的兩岸格局不會超過前朝李登輝。縱使到第二任,陳水扁開始走「一邊一國」路線,但他的政治危機同時也陸續引爆,讓他無力處理後蔣經國時代的問題。

第二個搶到遺產秘寶的人是馬英九,跟宋楚瑜一樣,馬也出身英文秘書,桌頭的工作,是蔣經國的好學生——話說蔣經國神話裡面有一招虛幻的「廉政親民」功夫,後來馬英九習得「廉政」,宋楚瑜習得「親民」,各得半部招式

馬英九的運氣比宋楚瑜好很多,1998年他以溫和清新的形象,擊敗了陳水扁當上臺北市長,從此選戰無往不利,成爲國民黨的新興共主,取得秘寶成爲蔣經國接班人,一路當上總統。

2008年之後,套句馬英九選總統時的口號,對國民黨支持者來說就是「正直跟善良都回來了」,意思就是「美好的蔣經國時代回來了」,而馬英九每年一定也會固定到慈湖謁陵,象徵傳承蔣經國的「遺志」。

不過馬英九沒有學到宋楚瑜的「親民」招式,晚期馬政府出現內憂外患,內政上社會分配無法處理妥當,外交上又因「服貿協議」而引發三一八事件,這些危機凸顯了馬英九的缺點:溫和有餘而魄力不足。國民黨支持者認爲馬英九的形象太過軟弱,以至於被民進黨及反對者的氣勢壓過,終於導致2014年到2016年的選情崩盤。

▲柯文哲的路線就是要往蔣經國靠攏,他強調的素人治理,就是呼應蔣經國的廉政親民。(圖/記者黃克翔攝)

柯韓崛起

拿到蔣經國遺產(秘寶)的第三個人,是柯文哲。柯文哲一開始雖然是以「墨綠」的形象登場,但其實2014年9月,尚在競選臺北市長的時候,就曾說出:「蔣經國時代對於政府官員操守及政商關係的嚴格規範,應該成爲臺灣政治的典範,值得所有執政者學習」。

當時的本土派非常驚訝,因爲經歷過林宅滅門血案、陳文成事件的「墨綠」人士,根本不可能肯定蔣經國,所以大家都在猜測是否是柯文哲故意講給泛藍聽的,想爭取泛藍選票。但很多泛綠人士開始對柯文哲產生質疑,成爲「第一代柯黑」。

結果後來證明,柯文哲的路線就是要往蔣經國靠攏,他強調的素人治理,就是呼應蔣經國的廉政親民。柯文哲不僅認爲蔣經國是臺灣政治的典範,更在2019年香港爆發抗爭之後,建議習近平也來學習蔣經國的治理方式。

柯文哲曾經在2014年說過:「什麼是你不願意拿出去做交換的?那個叫核心價值。」後來也證實了,「尊蔣」確實是柯文哲一路走來,唯一沒有交換出去的核心價值。

柯文哲在選上臺北市長之後,原本盤算大致上是:國民黨自馬英九之後,再也找不到有力的蔣經國繼承者,他可以拿到淺綠的票源,又奪取蔣經國遺產這一塊秘寶,喚起中間選民的認同,就算國民黨推派參選人,但他左右互搏,讓藍綠兩黨支持度限縮到各三成的基本盤,他就有機會當上總統。

不過千算萬算,柯文哲沒預料到韓國瑜的登場。韓國瑜原本只是柯文哲爲了與雲林張榮味結盟的「中間人」身份,沒想到他到市議會備詢,跟王世堅脣腔舌戰,打出名號。於是柯文哲對韓國瑜十分激賞,還一度考慮要讓他當臺北市副市長。韓國瑜也在議會說:「十六年來只有柯文哲當我是個角色。」

但沒想到,韓國瑜異軍突起,選國民黨黨主席未果,被分到高雄去「開疆闢土」,原本衆人皆不看好韓國瑜在綠營票倉能有多大作爲,卻沒想到2018年5月正式參選後,鬆動了綠營的盤勢——蔡英文與陳其邁冷靜的精英形象,完全不及韓國瑜「親民」的言行,就此扭轉了18年大選的局勢。

而國民黨的支持者,好像又看到了「天命」,蔣經國的秘寶,終究「後繼有人」。因此泛藍陣營甩開柯文哲,重新集結回到國民黨的旗幟底下,也拉回了一度被柯文哲吸走中間選票,到2019年4月之前,韓國瑜聲望如日中天,仿若即將接掌總統大位。

當然,韓流崛起,直接導致柯文哲與韓國瑜的對撞,雙方都想繼承蔣經國的遺產,於是柯文哲開始研發原子彈,希望透過尖酸刻薄的言語,找回主流社會對於他的「經國先生路線」的肯定。

爲什麼臺灣社會在2018年之後,會出現瘋狂的「韓粉」?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舉行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儀式。(圖/促轉會提供)

三十年民主之路

之所以「後蔣經國時代」會維持三十年之久,就是因爲主流社會一直沒有機會、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去處理歷史遺緒及轉型正義的問題。掌握話語權的羣體,就是前述戰後世代的中產階級,對自己太過自信,因此失去了從歷史、美學到甚至對「自由平等的理解」,這些概念全面反省的能力。

爲什麼臺灣社會在2018年之後,會出現瘋狂的「韓粉」?就是因爲雖然社會思潮已經慢慢在轉變,委婉地說就是「典範轉移」。但是仍有上述那樣型態的人們,不願意直視這樣的轉變。

例如他們認爲教育改革之後,學校給學生過多的自由,禁止體罰、禁止老師辱罵學生,纔會「一代不如一代」,卻沒有正視到以前的威權教育,隱藏多少階級歧視與校園霸凌,造成多少臺灣人的心靈受創,型塑了日後一些讓晚輩很難理解的思想與性格——比方說拿性別差異、性別氣質當玩笑話,在他們成長的年代或許無傷大雅,在今日的年輕人看起來,卻是非常傷人的話語。

一直到今天,整個社會還在承受威權時期遺留的無形創傷。最終這些創傷,成爲集體 引爆的「業力」。就是這些轉型不過來的人們,對於21世紀的不安與恐懼。他們擔心民主轉型、教育改革、婚姻平權及各種改革會讓社會崩潰。但事實上臺灣社會越來越穩定且進步,崩潰的只有他們的家父長權威。所以韓國瑜成爲他們的理由,讓他們集結起來,想要找回1980年代強權統治下的安定感。

(當然有些韓國瑜的支持者,是因爲1949年後一、二代外省移民的原鄉認同感,這樣的情感無可厚非,所以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經過2019年的政治震盪,2020年應該是個機會,蔡英文若能勝選,民進黨取得國會半數以上的席次代表蔡英文與民進黨撐過了第一任的民意測試,未來成朝着本土化與民主化的方向繼續前進,臺灣在下列兩大因素下,或許將能正式擺脫蔣經國的歷史遺緒:

1、柯韓潮流的消退

柯文哲保守性格自不待言,他經常嘲諷女性,卻不知道自己問題出在哪裡;而韓國瑜則代表國民黨尚未擺脫的殖民者性格,例如他到臺東,對原住民說:「看到原住民這麼熱鬧就想唱歌,唱『娜伊路娃、娜伊亞娜亞嘿』,…太快樂了,像來到不同的世界…原住民很陽光很快樂,樂觀與希望,讓他心情都轉好了。」但是「母語仍然要在家學」。

這樣非常典型的殖民主義話語,韓國瑜卻能很自然流暢的脫口而出,代表韓的時空仍凍結在1980年的威權時代,以爲國民黨自產自銷的「中華文化」還是如此光輝燦爛,還能獲得主流認同。

但從2019年柯文哲與韓國瑜的言行,在年輕人社羣中屢屢被拿出來譏笑嘲諷就知道,他們的影響力正在退去,而且直接與新生代的價值觀正面碰撞。柯韓及其支持者們的主觀意識越強,越不願意反省,與其他社羣之間的衝突就更加劇烈。

而在新生代看見香港「一國兩制」的悲劇之後,產生堅定的國家主權意識後,愈發質疑柯韓的「發大財」口號,於是世代之間終將一戰,假若1月11日大選結果出來,民衆黨政黨票不如預期,以及韓國瑜落選,就代表了這兩人的「蔣經國路線」是失敗的,蔣經國的遺產,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核廢料。

柯韓潮流如同正常民主社會偶爾出現的民粹主義水痘,當我們平安度過「我現在要出疹」的階段而痊癒之後,或許就能相對產生一些免疫力吧。

2、轉型正義工程啓動

2018年雖然在民進黨國會優勢之下,成立了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但保守派的反彈很大,整個社會對於轉型正義也停留在「二二八」及「政治鬥爭」這樣粗淺的概念。所以當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私下說出:「我們是東廠」這樣自我嘲諷的話的時候,就被國民黨拿出來大做文章。造成促轉會主委下臺,而代理主委楊翠在立法院裡面,也遭受到了國民黨的羞辱。

不過至少轉型正義的工程開始了,促轉會開始進行白色恐怖的平反工作,大多數的政治受難者被撤銷罪名,而他們的故事也開始被改編成戲劇、舞臺劇等藝文創作。年輕一輩的學生,因爲少了諸多歷史包袱,對於白色恐怖歷史也容易產生素樸的正義感及同情感。

有幾個相關的現象作爲指標,象徵臺灣社會開始接納、反思自身的歷史:2018年全聯公司一則關於陳文成的廣告,意外收到大量回響,雖然有正反兩極的評價,但是過去禁忌的,或者刻意被冷處理的敏感歷史,能重新回到臺灣人的視野,本身就值得留意的現象。

另外赤燭公司創作的恐怖遊戲《返校》在2019年改編成電影,竟然形成一股潮流,震撼並感動了許多臺灣年輕人,一句「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成爲2019年流行語之一。

另一項是對於史明的再理解,以及美麗島事件40週年的紀念與肯定。史明象徵着基進的臺灣民族主義、甚至是武裝獨立革命路線,在戒嚴的年代幾乎是被當成「恐怖份子」一樣的角色。例如1990年代初期的清大獨臺會事件,當事人廖偉程等,就是因爲閱讀史明的《臺灣人四百年史》而獲罪。

但近十年來,史明及臺灣民族主義再也不是當年的毒蛇猛獸,隨着社會的民主開放,年輕人不但樂於接受史明的思想,甚至主動扛起臺灣獨立大旗——2019年史明逝世之後,上千人遊行到凱達格蘭大道追悼,即是明證。而美麗島四十週年,媒體推出封面復刻版的美麗島紀念專刊,也收到大量正面迴應,甚至是搶購熱潮。

上述這些文化現象,慢慢累積堆疊,形成了新興的臺灣想像共同體。新生代的臺灣人共享民主自由的價值,對於族羣、性別及階級的平權觀念也越來越清晰,臺灣社會即將擺脫後蔣經國時代的威權幽靈,真正發展出成熟的民主社會。

▲2020年,應該是臺灣擺脫蔣經國威權遺緒的一年、擺脫一國兩制威脅,重新找到臺灣國家定位的一年。。(圖/記者林敬旻攝)

迎向明日的憲政改革

2020年元月二日,參謀總長沈一鳴不幸在搭乘黑鷹直升機前往勞軍的途中,與侍從官黃聖航等八名將官墜機身亡。這樣不幸的事件卻緩和了因爲選舉而激化的社會對立,藍綠各黨都約定休兵,共同哀悼國殤。在國家最傷痛的時刻,卻意外出現了臺灣「軍隊與國家」的再理解與再認同,而參謀總長沈一鳴彷彿也成了新的「軍魂」典範。也實質證明解嚴後「軍隊國家化」的成功。

並且,今年選舉有十數個政黨參與不分區的選舉。特別是小黨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泛綠各黨都提名了不少優秀的候選人,但可惜臺灣選制對於大黨比較有利,選民可能會在關鍵時刻自動進行棄保或配票等操作。

未來我們的民主社會更加成熟、及泛藍政黨萎縮之後,或許有機會迎來新的「憲法時刻」,由社會各界充分討論選舉制度改革,例如增加國會不分區席次分配,或以內閣制的方式選出國家領導人等等新的形式。

若然,則基進黨、綠黨及時代力量等政黨,不必再爲「大綠小綠」路線而困擾,可以在穩固主權的條件下,堅持自己的政治路線到底,甚至以「左翼臺獨」路線與民進黨的中間保守路線抗衡。

2020年,應該是臺灣擺脫蔣經國威權遺緒的一年、擺脫一國兩制威脅,重新找到臺灣國家定位的一年,也是重新思考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價值的一年。

期待2020投票日之後,臺灣社會能向韓國瑜說再見,向蔣經國與他的威權年代說再見!

熱門點閱》►【選後分析】百年老店的「國民黨」醒了沒?

►【選後分析】2020勝選 民進黨新挑戰與困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原標題:再見韓國瑜,再見蔣經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