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美國的“通識教育”與“人文教育”
國內教育和知識界人士常有將“通識教育”誤以爲就是“人文教育”的,這可能是因爲談論“通識教育”的人士自己並沒有從事人文教育的實際經驗,只是在理論層面上隨意發揮。其實,在美國大學的實際課程設置和教學目標中,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和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兩種不同的課程。
當然,這是一般而言的,因爲美國大學或學院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與之配合的課程設置。但就教學目標而言,人文教育與通識教育的區別則是相當明顯的。我本人從事人文教育20多年,也教授通識教育的課程,僅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談談這兩種課程的關係與區別。
在我所任教的大學裡,人文教育的所有課程都是每個學生必修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人文教育課程和其他課程,其他各種課程則是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一定範圍內選擇的。人文教育包括兩種核心課程,共6門:經典閱讀討論(Seminar)和寫作(Composition)。經典閱讀是兩學年(4學期各一門)的課程,寫作是一學年(2學期各一門)的課程。
教育的目標不能脫離具體的學生結構、受教育年限、可操作的課程設置、師資條件、知識性質和活動範圍,人文教育也是如此。人文教育課上的知識不是專門的學科知識(subject knowledge),而是普通知識。我所任教的大學爲全體學生提供人文教育,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以後也會從事各自的專門職業。儘管學生們的專業有文、理之別,但是,人文教育的6門課程是每個學生必修的。
此外,每個學生還必須修滿8門“通識教育”的課程。其中,宗教研究2門;數學1門;自然科學:生物、化學、物理與天文、環境與地球科學中選1門;人文學科:藝術史、傳媒、英語文學、外語、神學中選2門;社會科學:人類學、經濟學、倫理學、歷史、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婦女與性別研究中選2門。我本人有時在英語系開一門“文學閱讀”,這是一門英語專業學生必修和其他專業學生都可以選修的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它的課程有專門的“領域知識”,由專業老師來傳授。例如,數學是數學課的領域知識,必須由數學教授授課,對修這門課的英文專業學生(通識課)和數學專業學生(專業課)的專門知識要求是一樣的。
與通識教育的專業課程不同,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經典閱讀和寫作)沒有專門的領域知識,而是有自己的三個主要特點:
一,它強調的是以思考(thinking)、理智(reason)、判斷(judgment)能力爲主要特徵的智識,不是某種領域知識;
二,它要求於學生進行以常識(common sense)和普通知識(common knowledge)爲本,以親近智慧爲目標的知識活動,不以積累和提高專門知識爲目的;
三,它的“知識”產生於對話,而不是傳授,在運用知識時重在說服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真理,因此特別與公共說理有關;
經典閱讀比寫作更能體現人文教育課的這三個特點,經典閱讀的任課教授來自各個系科(都接受過上這門課的統一訓練),完全不受各自專業背景的限制,充分體現了人文教育無知識邊界的理念。
羅斯在評估美國高等教育現狀時,特別強調大學的人文教育理念,如內爾森所說,“他在約翰·杜威(John Dewey)、理查德·羅蒂(Richard Rorty)和馬薩·諾斯鮑姆(Martha Nussbaum)等傑出思想家那裡找到了對高等學校作用新觀念的支持:高等教育必須超越大學校園 ,顯示自己是最高使命的教育,即爲人的一生塑造完整人格”。
這個理念主要是在人文教育課程,而不是在一些通識教育的專業課程(如初級的數學、物理、外語)中被充分體現的。通識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這是因爲,人文教育的重點不是單純的專門知識傳授或灌輸,而是基於獨立思考、判斷、價值認可、尊嚴意識的,對公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說理和對話能力的全面培養和提升。